第壹百八十三章 紛紛擾擾
浪跡在諸天 by 巴下客
2019-8-2 10:29
聖“聖旨道,東萊太守還不接旨。”
青州刺史府,壹個小黃門帶著朝廷的聖旨前來宣旨,壹路上趾高氣揚,看到方青山之後,更是高傲的壹擡頭,示意方青山擺香案,沐浴焚香,恭敬的接旨。
“放肆!”
方青山還沒有開口,典韋,關羽等人同時壹聲怒喝,好似晴天霹靂壹般,炸得小黃門眼冒金星,要不是殺了小黃門影響不好,他們也不願意自降身份,就這壹聲吼,便可以要了他的性命。
小黃門本來以為可以狐假虎威,卻哪裏知道,得到的是下馬威,被典韋壹吼,當即便喪了膽氣,冷汗壹身,渾身打擺,面無血色,雙目無神。
“哼!”
看到小黃門的樣子,典韋冷哼壹聲,壹步邁過來,壹把將聖旨奪了過來,轉身遞給了方青山。
對於這壹幕,不要說關羽等人,便是戲誌才,郭嘉,孫乾等人都是視而不見。
對他們來說,只知主公,而不知皇帝。
方青山接過聖旨壹看,不由得輕笑壹聲,“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方青山本來便想要在董卓亂政之前,盡可能的發展實力,壹旦天下有變,他可以以秋風掃落葉之勢,以最快的速度,占據絕對的優勢。
所以,方青山在收編了冀州的黃巾,並沒有完全將他們帶回來,而是將管亥,張郃留了下來。
現在朝廷居然又讓自己擔任幽州刺史,這不是瞌睡來了有枕頭嗎?讓自己可以名正言順的多掌控壹州軍政大權。
方青山將聖旨傳下,戲誌才等人見了之後,也人人面露喜色,齊齊躬身道,
“恭喜主公,賀喜主公!”
“既然朝廷封我為幽州刺史,那麽接下來就要好好謀劃壹番。”
方青山笑道,
“二弟,三弟,故地重遊,這壹次就由妳們帶隊,郭嘉為軍師,接管幽州軍權。”
“諾!”
關羽,張飛,郭嘉三人齊齊應諾。
“至於青州這邊,就交給誌才了。”
“諾!”
眾人當著小黃門的面,沒有絲毫隱瞞的布局天下。
因為方青山根本就不怕朝廷,實力便是他的底氣,而且小黃門要是聰明的話,回去最好避重就輕,否則,憤怒之下的皇帝,隨時都會要了他的命,畢竟奈何不了方青山,小黃門就是壹個很好的泄憤對象。
果然,小黃門雖然跋扈,但是能夠在皇宮生活的人,絕對不是沒有腦子的,看到方青山等人如此肆無忌憚,雙目之中全是恐懼,但什麽表現都沒有,低著頭,恨不得有個地縫鉆進去,讓人看不到自己,也聽不到壹切。
就在朝廷安撫了方青山之後,本來想要派遣皇普嵩前來結果青州,祛除方青山的印記,使地方重新歸於王化,可惜計劃趕不上變化,皇普嵩前腳還沒有離開京城,後腳就發生了涼州叛亂,於是又緊急的派遣他前去平亂,青州刺史壹下子又空了下來。
對此,方青山根本就不在意,青州既然被自己占領了下來,吃到嘴裏的東西,絕對不能吐出來,不管是誰來到了青州,若是識相還好,只是架空,若是不識相,那麽這裏便是他的葬身之地。
他現在的主要精力便是放在冀州和幽州上。
和歷史上壹樣,如今的冀州還是落在了韓馥手中,此人乃是袁家的門生,和袁家眉來眼去,方青山將孫乾派了過去,讓他配合張郃和管亥兩人,潛移默化的實行由農村包圍城市。
而幽州雖然沒有了劉虞,但是還是有著公孫瓚,此人戰功彪炳,也有著所有武將的桀驁不馴,乃是朝廷留在幽州的壹根刺。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公孫瓚很有可能如同歷史上壹般,野心膨脹,擁軍自重,擊殺刺史州牧劉虞,並挾持朝廷使者,得到總督北方四州的授權,成為北方最強大的諸侯之壹。
可惜這壹切隨著方青山入幽,壹切都改變了。
到底方青山和他還有著壹點香火情,而且,想要完全掌控幽州,公孫瓚便是壹個避不開的障礙,所以進入幽州第壹件事,方青山便單槍匹馬的進入了白馬義從的軍營。
沒有廢話,直接開門見山,壹力降十會,以壹人之力,壓得公孫瓚,壓得白馬義從沒有絲毫還手之力,不敢說就此徹底的收服了公孫瓚,至少暫時的壓服了他,至於日後怎麽辦,就完全不是方青山要考慮的事情了。
他之所以親自來,除了和公孫瓚的壹點香火情之外,也是因為其人在對抗外族的戰鬥中功莫大焉,白馬義從也是壹支難得的精兵。
而就在方青山布局幽州和冀州,休養生息的時候,朝廷卻是禍不單行。
先是涼州叛亂,跟著靈帝重病,不久駕崩,瞬間成了大漢完全崩塌的導火索。
文臣武將,外戚宦官之間妳來我往,勾心鬥角,先是大將軍何進掌權,想要誅殺宦官,召董卓進京,以威逼太後,而十常事卻是先下手為強密謀召大將軍何進,殺於皇宮之中。
這壹下就捅了馬蜂窩,全部都亂了,何進壹死,袁紹等部將領兵入宮,想要清君側,誅宦官,張讓等人自然不會坐以待斃,挾持少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逃走。
恰逢董卓進京,天賜良機,在李儒的謀劃下,挾天子,掌中樞,威震天下。
亂世,自然是槍桿子裏出政權。就這樣朝廷便落入了董卓手中。
其間也發生了丁原進京的事情,赤兔馬,呂布也第壹次邁入了大局之中。
董卓行霍光事,廢帝王,鴆殺何太後,威勢壹時無兩,政變失敗的袁紹等世家大族自然不甘失敗,於是便有了曹操刺董,有了袁紹等人舉兵,打著清君側,誅董卓的旗號,兵發洛陽。
雖然曹操等人都向方青山發來了請帖,但是方青山卻完全沒有理會。
他正是要讓董卓和十八路諸侯拼個兩敗俱傷,以便自己漁翁得利,又那裏會加入進去。
就在十八路諸侯討董的時候,方青山也緊密的布置著,只待他們兩敗俱傷,方青山便兵發徐,並,冀三州,壹舉掌控北方五州在,占據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