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元黎明

人勿玩人

靈異推理

氣候異變,隨著植物違背常理的生長,人類生存環境開始迅速惡化,僅僅壹年的時間,各座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519章:太空防衛系統

紀元黎明 by 人勿玩人

2018-7-6 13:29

  當然,在羅遠眼裏,更重要的是還是這艘新戰艦可以容納更多的人口,多的超乎想象。
  不要說五百萬,以如今母船的人口密度為標準,即便是十億人口也不在話下,高樓向來是容納人口的利器,哪怕只是壹個城鎮大小的區域,也可以堆積出接近末世前中國總人口的奇跡。
  不過以人類數量的增長速度,想要填滿這艘飛船,估計還需要數百年。
  這些年來,玻星母船的秘密實驗工廠內,關於人類克隆壹直都沒有關停,只是稍稍減少了生產數量,十年時間,人類的人口數量增加了大約兩百萬,人類總人口達到八百萬。
  倒並不是無法克隆更多,也不是為了避免暴露,而是育嬰以及教師人數嚴重缺乏。
  沒有休眠的人,人數極小,總數不到五十萬,其中大部分還是科研人員,而像專門的育嬰員僅只有三萬多,克隆人畢竟不是產品,也不是羅遠的那些強大克隆體,脫離營養液後就再也不用管。
  初生的克隆嬰兒相當脆弱,和常人並無多大差別,最多只是稍稍強健壹些,無論是餵食還是大小便都要有人專門照顧。
  直到半歲後,他們才開始顯現出異常常人的表現,獨立行走,學會說話,到了這時,基本上也已不用在細心照顧了。
  這些克隆小孩在虛擬世界無法看到,都待在母船福利院裏學習和生活,並不在虛擬世界活動,他們認知和分辨能力還遠未成熟,在虛擬世界待得久了,就很容易混淆現實和虛擬的區別。
  其實,也不要說小孩,不少成年人,都已有這種趨勢,每次離開虛擬世界,都會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對他們而言,現實僅僅只是滿足生理需求的所在,大部分時間都待在虛擬世界,在那裏生活,在那裏工作,並在那裏玩樂。
  什麽是現實?什麽又是虛假?這種定義,在虛擬世界越來越真實的現在,已經開始變得模糊。
  這是長時間待在虛擬世界中的必然現象,也是無法避免的後遺癥,不過羅遠對此也不想糾正,那些科研人員,最大的價值就是奉獻智慧,至於在哪裏工作,只要不影響,怎麽幹都行。
  ……
  這艘新戰艦再怎麽強大,再怎麽先進,對於如今的人類都毫無作用,人類依然只能待在這艘老舊的玻星母船,也只能在虛擬世界中,進行下技術驗證。
  這裏前不著村,後不著店,黑域空蕩蕩的壹片,沒有絲毫資源,就算幸運女神關照機緣巧合發現壹顆小行星,也無法建造壹艘百億噸級別的巨型飛船。
  這是需要以壹顆星球為礦區,才能建造的龐然大物,根本不是壹兩顆小行星可以滿足,建造工作只有飛到巴納德恒星系才能真正進行。
  這還需要飛行十余年時間。
  不過十余年過後,以人類的科技進展,這種飛船估計也看不上了,這是壹艘註定留在圖紙的飛船,以後也只能在虛擬世界,才能瞻仰它曾經的風采。
  ……
  參觀完飛船,壹行人乘坐飛行器,又趕往下壹個地點,這裏的太空已經成為人類軍事力量的試驗場,除了飛船和工廠,還漂浮著不少稀奇古怪太空防禦武器。
  “這是天盾武器研究院設計的武裝衛星寰球防衛系統其中壹個組件,它重達三億噸,擁有十組巨型核聚變爐,擁有壹門伽馬射線炮和十二門速射電磁炮防衛陣列,智能捕捉目標,如果成套,它將擁有壹萬八千顆,覆蓋整顆星球。”
  天盾武器設計院是最大的專門設計太空防衛武器的研究所之壹,這裏的太空防衛武器,幾乎有三分之二,就由他們設計,這次好不容易等來羅遠和壹眾領導視察太空防務,這名設計院院長連忙大起十二分的精力,仔細介紹道。
  然而羅遠只聽到這個數字,就不由皺了皺眉:“三億噸,壹萬多顆數量,這資源消耗的起嗎?”
  “這個……”那名設計院院長,頓時滿臉尷尬:“這個是壹些年輕人設計的,我們馬上改正。”
  “設計的時候是可以大膽,但也要理論聯系實際,現實可不是虛擬世界,沒有那麽多資源可以開采。”羅遠沈聲訓斥了壹句。
  “市長說的好啊,這也是我想提的,這些年來,這些機械和軍事設計部門進行機械設計的時候越來越大膽了,講究大即是美,多即是好,前不久那臺三百多米高的機甲,真是嚇了我了壹下,這麽高這麽大有什麽用?發生的戰爭的話,還不如太空戰機,這種風氣我覺得應該剎剎車了。”旁邊的畢建平頓時附和道。
  被兩位大佬依次批評,讓這個研究所的所長嚇的滿頭大汗,絲毫不敢辯解。
  “這還算好的,妳們絕對想不到之前即將建造的那艘戰艦,第壹個設計版本是什麽噸位的,三千億噸,妳說這些人到底怎麽想的?”田金平笑呵呵的,壹副老好人的樣子,但事實上,在外面他不茍言笑,作為主管工業部的大員,他手腕強硬,作風嚴厲,壹般下屬在他面前大氣都不敢喘上壹下。
  羅遠笑道:“他們的虛擬世界權限是有些太高了,看來需要調整壹下了,無限資源供應雖然加快了科研效率,不過也容易讓科技發展走入誤區,巴納德恒星系資源貧瘠,開采困難,照這樣下去,到時候我們的發展將受到嚴重的限制。”
  這不是猜測而是現實,據飛船偵查的數據,這個恒星系的巖質星球僅只有兩顆,而其他的都是氣態行星。
  而且那顆恒星已經是紅矮星,散發的光線非常暗弱,導致這些行星表面都覆蓋著厚厚的冰層,這些冰層可不是地球的那些淺層冰層,厚達數千米甚至數萬米都有可能,除了水資源比較容易獲取外,開采其他資源,就相當麻煩,而且耗時耗力。
  更嚴重的是,人類還必須考慮這些看似巖質星球的行星,實則氣態或者水態的可能,壹旦屬實,對人類而言,無疑是個噩耗。
  事實上,這並非低概率的事情,那顆星系溫度太低了,普通的氣態行星如果質量不是大到自發熱量的程度,都有冰凍的可能,因為無論是甲烷也好還是氫氣也好,都無法承受那種接近絕對零度的低溫。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