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紅樓出才子

晴了

歷史軍事

銅掐絲香爐裏的香霧絲絲裊裊的飛散,古香古色的房間裏,胭脂水粉味卻極為凝重。 王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141章

自古紅樓出才子 by 晴了

2019-5-19 19:03

王洋不由得咧了咧嘴。“那四個倒黴蛋自己竄上來找抽,那是他們自找的,他章惇若是不得罪小侄也就罷了,若是他想要替那四人主持公道,呵呵……”
“春風吹,戰鼓擂,這個世界誰怕誰?”王洋很吊的吸了吸鼻子,然後抄起了酒杯壹口氣抽幹慷慨激昂地道。
看到王洋依舊是那副鬥誌昂揚的模樣,蘇東坡張了半天嘴,最終只能無可奈何地翻了個白眼。“罷罷罷,由著妳小子,反正老夫已經提醒了妳。”
“多謝伯父提點,小侄自然省得,小侄壹向謹守持正,不會去主動得罪人,可若是別人若是犯了我,若是不反擊回去,豈不是顯得小侄我也太好欺負了。”
王洋呵呵壹笑,既然那個叫章惇的家夥雖然沒有明著跟自己對著幹,但是督促開封府嚴查那些潑汙之人,然後在朝堂之上,把市井流言也宣揚出來,這些手段,還不壹樣是處處針對自己?
“現如今出了這件事情,對妳的授官,怕是要暫且緩壹緩,等過了這陣風頭再說,陛下擔心妳有想法,所以特地讓老夫過來跟妳支會壹聲,莫要胡思亂想。”
“這點王某自然省得,還請伯父轉告陛下,臣多謝陛下的壹片苦心。”王洋點了點頭。“反正小侄也才剛回到京師,正好借著沒有入職的機會好好籌備壹二。”
“妳想要籌備什麽?”蘇東坡不禁好奇地問道。
“當然是利國利民之事。伯父您瞪我幹嘛?真是利國利民之事,我還想著明日再跟那端王殿下去壹趟城外的那些軍器監作坊,看看咱們大宋的各種武備有沒有改良改進的地方。”
聽得此言,蘇東坡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這方面,倒真是妳的強項,說來,我大宋能夠奪取陜西北路六州之地,妳所研發的那些武器裝備著實功不可沒啊……”
“如今陛下已經下令,各路各州不再新鑄鐵甲,他們將只會負責維護修理之責。由軍器監督負責督造元祐甲,以更替過去的陳舊鎧甲。”
“這壹年多來,諸多邊鎮,已經都在陸陸續續的更新裝備,還有那元祐弩……”
說起這些來蘇東坡便不由得精神大振,是啊,自打王洋鼓搗出這些發明之後,業已經極大的改變了大宋內外,當然不僅僅只是那些武器裝備。
還有許多有利於民生的東西,已然深入到了千家萬戶當中,那些瓷磚,還有馬桶,還有水泥這樣的優秀建築材料。
現在,開封汴梁通往長安的水泥直道早已經通車,通往太原府的水泥直道也已經接近完工,而通向真定府的水泥直道也壹直在加緊施工當中。
等這寬闊而又筆直的水泥直道修通之後,日後,大宋的禁軍便能夠在收到軍情的十日之內,進抵到真定府城下。
而若是騎兵的話,壹天兩百五十裏完全沒有壓力,這條八百多裏長的水泥直道,騎兵輕輕松松便能夠在五日之內抵達。相比起過去,從開封出兵,到抵達真定府需要花費至少近二十天的光景,已然是便捷了太多太多。
而隨著水泥直道所帶來的便利與快捷,朝庭這邊,也越來越重視水泥直道的建設,不論是那些舊黨人士,還是舊黨中人,都認可了水泥這種建材對於大宋的城市道路交通建設的促進作用。
還有就是那元祐印刷術的出現,更是讓天下讀書人贊口不絕,有了這元祐印刷術的出現之後,已經讓書籍越發地變得物美價廉。
讓無數的讀書人得以受益,這件事情,可是讓王洋在那些士子的心中,特別是貧寒士子的心中,受到了無數的贊揚與尊崇。
聊起了分別以來,他自己所見所聞,王洋也不禁有些感慨,看來,自己的到來,已然給這大宋帶來了許許多多的變化。
不過這壹切,都僅僅只是開始,自己來到了這個時代的時間還不夠長,影響也還不夠深,相信未來,唔……壹定會更好就是了。
第二天清晨,王洋與趙佶壹塊策馬離開了東京汴梁朝南而行,足足行了將近壹個時辰的功夫,這才抵達了軍器監所建設的工坊處。
看著這猶如壹座城塞般的工坊,王洋都不由得吸了壹口氣。“朝庭居然舍得下這麽大的血本?”
“那是自然,說起來,這也是多虧了先生妳,因為妳在陜西北路將廂軍轉籍為民,使得朝庭減輕了不小的負擔,再加上咱們大宋又有充足的水泥為建材,這才能夠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裏,修建出這樣壹座猶如城塞壹般的工坊。”
“除了火器局另外擇地建設之外,其余的軍器監作坊的要害部門都集中到了這裏,而且這裏還采取的是裏坊制,每個工坊與工坊之間,相互隔斷。而且陛下委派了五千精銳禁軍駐紮於此,日夜輪番巡邏。”
“整座城塞的城墻都高達三丈,西側有壹個水門,將河水引入到城中需要水流和水力的工坊中去,然後經由東側水門流出,除了這兩個水門之外,唯有北面有壹個城門可以讓人出入……”
二人在壹幹護衛的簇擁之下,緩緩策馬而行,來到了城門口處,自然有識得趙佶這位端王殿下的守城將領趕緊過來見禮,這才打開了厚實沈重的城門。
進入了城內之後,便看到了遠處則是壹座座被高大的圍墻給包圍起來的裏坊,倒真像是壹座縮小了規模的城池。
進入到了其中壹座工坊之後,便看到了這裏正在生產著那些精密的螺絲與螺帽。這些東西,別看很小,又似乎不起眼,可真是有了這些東西,才能夠讓那些大宋的武備變得越發的精致與精密。
特別是這種流水線生產出來的螺絲與螺帽,現如今只會使用在元祐弩和元祐拋石機上。
如果缺少了這些小零件,那麽,不論是元祐弩,還是元祐拋石機的性能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這麽做,當然是為了杜絕被大宋的敵國拿到了樣品之後進行大規模的坊制,畢竟早其版本的元祐弩經過了這樣的改良之後,雖然射程上,並沒有獲得什麽突破性的提升。
但是那些需要進行精密加工才能夠得到的零件,卻能夠極大地妨礙那些妄圖想要仿制大宋制式武器的敵國進行仿制的腳步。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