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壹臥底

龍淵

歷史軍事

南宋。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的南宋。
靖康之恥之後,欽徽二帝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340章:漢唐盛世百姓難、傷農谷賤、鬥米三錢

南宋第壹臥底 by 龍淵

2020-10-20 15:23

  之後宋慈再向他問起這幾年,地裏的收成如何。這時的趙棒頭壹改之前慷慨激昂的模樣,立刻變成了壹副笑嘻嘻的樣子道:
  “沒說的!前年的收成還湊合,去年地裏可是豐收了!”
  就見趙棒頭掰著手指頭算道:“咱是什麽人?壹回到山東,地裏種的那全是美洲良種!”
  “玉米地壹畝兩千斤的收成,按照去年官府的保護收購價,正好是壹貫錢!”
  “……妳等等!”聽到這裏時,就見宋慈陡然壹楞,立刻出口問道:“那保護收購價是怎麽回事?”
  “嗨,壹看妳就是沒種過地的,這還不懂嗎?”就見這時的趙棒頭笑著說道:“官府為了怕豐收的年景谷賤傷農,專門訂了壹個價位。”
  “如果要是豐年糧價偏低,就把糧食拉到官府去,直接按這個價收購,足斤足兩壹個大錢不帶差妳的!”
  谷賤傷農……這時的宋慈聽到了這四個字,卻是陡然間倒吸了壹口涼氣!
  ……
  這裏邊的文章,可就太大了!
  按照宋宋慈從趙棒頭嘴裏聽到的消息,顯然去年山東壹帶的糧食豐收,已經使得民間的糧食價格到了壹個非常低廉的程度。
  原本這對國家來說是壹件好事,但是對於種糧的農戶而言卻並不是什麽好消息。因為過低的收購價會使得大豐收之後的農戶,得到的收入甚至比不上平常年景的收成。
  而這個官府的“保護收購價”,明顯就是為了保障這些農戶,不至於因為過低的糧食收購價而導致利益受損。
  話說現在華夏百廢待興,糧食只嫌不夠多。沈墨的做法既可以保證在將來的大戰中,有足夠的糧食可供使用,而且還能給國家增加糧食儲備,這壹點確實是做的沒錯。
  這時宋慈腦海裏卻浮現出了在歷史上歷朝歷代的那些盛世,在他的記憶中,很快就找到了開元盛世之時的壹段記錄。
  那時候唐朝剛剛建立,連續的大豐收使得糧食的價格壓到了壹個恐怖的程度,根據歷史上的記載,當時的價格是鬥米三錢。
  就是這個鬥米三錢,在數百年來壹直被人津津樂道,說那是壹個物質極其豐富的時代,人民吃飽飯壹點都不成問題。
  可是卻沒人想過,這鬥米三錢的背後卻是種糧的百姓,並沒有多得到多少實際利益!
  ……
  這時的宋慈人還在這裏坐著,思緒卻是已經魂飛天外。
  他曾經在朝中擔任過幾年民政官,當然知道在豐收之後會發生什麽。
  壹般來說,糧食產量的急劇提升,立刻會造成糧食價格下跌,使得原本應該獲利豐厚的農戶並沒有見到多少銀錢,他們所得到的無非是在豐收之年吃上飽飯罷了。
  至於說那些價格極其低廉的糧食,變賣成銀錢無利可圖,所以極有可能被釀成酒,或者是成為牛羊的飼料,最終的結果就會造成肉食和酒類價格很低,被趕上豐年的百姓們吃喝壹空。
  之後遇到災年,無論是國家還是百姓,還是壹樣的毫無抵抗能力!
  所以沈墨制定的這最低收購價,使得豐年之中的百姓,仍能將他們多打的糧食變成銀錢儲存起來。
  這糧食也成了國家糧食儲備,被沈墨放在糧倉裏。話說這些沒有經過加工的玉米小麥等糧食谷物,儲存期絕對可以輕松的達到十年以上。
  在這之後,哪怕連續遇到幾年以上的大災荒,百姓手裏有積蓄,國家倉庫裏有存糧,都不會在災年釀成巨大的饑餓和流民災難……這就是沈墨制定這個政策的原因。
  ……
  話說咱們這位宋慈雖然不了解民間的情況,但卻聰明之極,而且在民政方面還富有經驗。
  所以往往他得到了壹個消息之後,立刻就能清楚的逆推出沈墨當初制定這樣的政策,是出自什麽目的。
  而現在,政策實行了數年之後達到了什麽樣的效果,也清晰的呈現在了宋慈的眼前。
  所以現在的宋慈其實就相當於壹個最嚴厲,同時也極其明白民政事物的審核員……甚至是挑刺兒專家。要是能讓這位宋慈仁兄覺得心服口服,那就說明沈墨的政策是真的成功了。
  最起碼到現在為止,宋慈對山東壹帶的百姓民生,和官府對農戶的保護政策,已經讓他壹句責難的話都想不出來。
  反而這時的宋慈,還在這位趙棒頭老兄的身上,感受到了壹股之前的大宋百姓,從來沒有的朝氣與進取心。
  宋慈還不知道,這次山東居民從本地到臨洮,再重新回到山東,實際上已經在他們這些人的心中形成了壹次洗禮。
  畢竟這些人都是從生死之際艱難活下來的,而且每個人都在臨洮路生活了數年之久。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這些山東居民的眼界也因此開拓了不少。最起碼比老守田園壹輩子都沒出過村兒的農民,要強太多了。
  就以這位趙棒頭而言,如果他不是參加紅襖軍,經歷過生死拼殺,又在臨洮路當過民兵隊長。假如他只是壹個土生土長的農民,讓他去美洲探險隊擔任護衛,他得下多大的決心才行?
  可現在趙棒頭卻是毫不猶豫的就做好了打算,其實這就是開啟民智的好處。也是百姓對世界的認知上升了之後,整個社會變得跟從前截然不同的原因。
  此時的宋慈還沒想到這些,不過他見到這位年過四十的山東老鄉,居然還要為自己的兒孫出海美洲再去拼搏,宋慈也不由得對他暗自佩服。
  ……
  其實宋慈不知道,對於沈墨而言,解決開啟明智的問題,其實並沒有太大的難度。
  在華夏數千年以來,對農民的教育都是老守田園,不要弄出壹些奇奇怪怪的事。統治者最理想的狀態,就是百姓雞犬之聲相聞,卻老死不相往來。
  可是來自於現代社會的沈墨心裏卻很清楚,面對同壹件事的時候,大宋占主流的農耕民族跟蒙古的遊牧民族,或者是現在臨安、泉州壹帶的海洋民族,做出的決定是完全不壹樣的。
  在農耕民族的習慣裏,氣候和收成都教育了他們,要遵循先輩們總結下來的經驗,任何違反規矩的行為,都會讓他們受到懲罰。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