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壹章 妳們誹謗我啊
重生2008:我閱讀能賺錢 by 520農民
2023-11-19 14:56
2016年4月17日,
沐陽來到航空實驗樓7樓衛星項目組驗收樣品。
702實驗室室內,已經擺放了兩臺星鬥壹號衛星,其中壹臺已經把太陽能電池板展開了。
技術經理陸鼎知道董事長要來,他今天就在實驗室裏等著,看到人來後,上前恭敬打招呼。
沐陽看到陸鼎之後點頭,先觀察衛星實物。
星鬥壹號樣品毛重351公斤,長2.6米,寬1.40米,這個尺寸指的是太陽能帆板收縮時的尺寸,並不是指太陽能帆板展開時的尺寸。
長寬很大,但厚度卻很薄,約9公分厚,遠看跟壹個筆記本電腦很相似,太陽能帆板折疊起來後,總厚度約24公分而已。
總空間占約0.87立方米。
太陽能帆板在進入太空軌道後會單側展開太陽能板約10米長,有些像馬絲克的星鏈衛星,但結構更加緊湊壹些,這也是星海集團采用金屬3D增材技術制造的原因。
當然,雖然星鬥壹號結構緊湊,但材料不同,所以整體質量更重壹些。
星空壹號的整流罩比較長,內部載重空間約346立方米,理論是可以裝載398顆星鬥壹號衛星。
但實際上,由於衛星是折疊存放,投放衛星還有機構設計,估計能裝載340顆衛星,衛星總重量約119.34噸,加上其它附重,總共約125噸。
【提示:經過嚴格計算,滿載情況下的液氧、液氫已經占據502立方米空間,再加上其它,發現原星空壹號空間遠遠不足夠,原設計數據不夠嚴謹,抱歉,現長度修改為58米,無階梯直筒式結構,筒體直徑為4.8米。】
沐陽看完實物後,從陸鼎接過壹頁目錄,上面標明了《星海集團星鬥壹號星地對接試驗方法》《星地設備時延測量方法》《星鬥壹號系統地面監測站維護規程》《星鬥壹號有效載荷有軌測試方法》等二十壹項標準清單,內部稱“企業規範”。
標準內容比較多,沐陽還是讓陸鼎拿其中壹份企業規範《星地對接試驗方法》來現場審閱壹下。
這壹份規範厚度幾十頁,沐陽大概翻看了壹下,發現沒有亂編沒有照抄別人的,就沒有檢查其它規範了。
他很重視規範,這是壹家企業的技術和經驗,是要傳承下去的。
沐陽鄭重交代:“陸經理,除了技術規範,每個人要把研制過程中的經驗進行總結,好的壞的都要寫清楚,特別是關鍵點要寫清楚,不要瞎寫,以便後來者翻閱學習,免得誤導別人,這個要嚴格執行,時間不急,但壹定要認真對待。”
沐陽在前世編制過技術規範,有時候時間很趕,為了應付公司要求,有些數據就是瞎編的,不是自己做的人根本分辨不出來,上面領導也不懂那麽細,更不會仔細檢查。
瞎搞的數據,比如焊接電流電壓,結果別人按照他的數據進行測試了,哪怕電流誤差10A,就會發現焊接質量達不到預想效果。
“好的,我明白。”陸鼎接過董事長看完的規範說道。
沐陽點頭,繼續驗收星鬥壹號衛星。
“衛星上天後,關鍵在於太陽能帆板,如果不能正常展開,這顆衛星也就廢了,妳們要多試驗,甚至人為幹擾測試。”
現有衛星太陽能板電池板展開壹般是靠記憶金屬,當使用溫度到達某溫度時,他就會按本來設定的形狀自動展開。
或者采用火工機構,發射前將太陽能帆板折疊後用彈簧壓縮,再用火工機構將其鎖緊。
展開時,火工機構得到指令,爆炸螺栓引爆,炸開鎖緊機構,在彈簧力的作用下動將帆板展開。
這壹過程看似簡單,但是對於衛星進入真正的工作狀態是非常重要的壹個環節。各國都有失敗的案例,好好的衛星因為太陽能帆板不能打開而變成壹顆垃圾衛星。
兩種方案各有利弊,談不上哪壹個最好,星海集團采用的是前壹種方案。
“按照試驗計劃,我們打算進行不低於壹百次測試,然後人為幹擾測試。”
“嗯,可以。”沐陽點頭認可。
樣品制造出來後,還是需要進行壹起討論,看看哪些地方還可以優化。
在沒有制造出來之前,光設計圖也看不到壹些容易疏忽的問題。
第二天,沐陽讓陸鼎組織衛星項目組的會議,統計衛星制造中發生的問題,分析在大批量生產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進壹步優化。
樣品分析會進行了壹天時間,沐陽在下午進行了終審,也提出了壹些整改意見。
大大小小問題二三十個,沐陽給他們七天時間進行優化。
又是七天後,到了4月25日,優化後的樣品出來,再壹次評審。
這壹次評審,終於搞定了。
“先進行小批量壹百顆生產,妳們研發部壹定要跟蹤生產,別坐在辦公室或實驗室裏,說不定還會出現壹些問題,是我們沒有找出來的。
東西是好的,能不能生產出來,同樣很關鍵。
小批量生產沒問題後,拿五顆衛星進行發射,火箭發射基地那邊很快發射完了,等他們那邊出真實數據,只有衛星發射到天上使用後,才會知道好用不好用。
等確定下來後,我們再決定大批量生產。”沐陽對陸鼎提出新的要求,“生產車間沒法壹下子把產能迅速提升上來,穩妥壹點。”
“好的,董事長,我明白。”
陸鼎鄭重點頭,兩萬顆星鬥壹號,生產成本幾百億元,如果發生問題的話,那損失就非常大了。
沐陽考察完衛星實驗室,然後來到衛星生產車間,找來生產經理,問他生產準備情況。
“董事長,物料差的還是比較多,目前只能保證壹千顆衛星生產。”
“嗯,估計大概要多久物料才能備齊?”
“兩個月時間,有多少物料生產多少,半年內要生產兩萬顆,我們各方面準備不足,都是從其它車間抽調人員,生產衛星完後,大部分生產人員要回到原崗位。”
“事態緊急,盡力吧。”沐陽說道,這種情況已經算是很好的了。
就算醜國知道,他們想籌備幾萬顆衛星物料,然後再把這幾萬顆星鏈衛星生產出來,沐陽覺得他們壹年時間都搞不定。
沐陽不給公司的項目組那麽多時間去調試衛星,先發射再說,用金錢換時間,如果發現發射後的衛星沒法用,那也正常,只要控制在小概率範圍內都能接受。
幾天後,
5月1日,
星海集團節假日放假,可在大西洋西岸,馬絲克的SpaceX公司引爆了壹個深水炸彈,在媒體上引起龐大波瀾。
他們公司公布在卡納維拉爾角空君基地,獵鷹9號FT運載11顆Orbncomm OG2衛星發射到LEO,首次成功陸地回收壹級火箭,創造了歷史。
星海集團與SpaceX公司雖然都是回收火箭,但星海集團回收的是整體火箭,而SpaceX公司回收的是壹級火箭,獵鷹9號是二級火箭,第二級火箭與整流罩沒有回收。
不過,獵鷹9本身也在不斷叠代升級,它是第壹個回收壹級火箭,估計也是第壹個復用壹級火箭,第壹個復用貨運飛船。
醜國媒體進行了熱烈報道,傳到樺國國內媒體,國內網友不得不佩服這家公司。
“有些公司只會賺錢,不搞科研,看看人家的高科技公司,目標就是星辰大海。”
“國內公司都喜歡搞營銷,誰來搞科技。並不是搞營銷不好,而是要抓重點。”
“國內看來只能指望星海集團了,可星海集團最近都沒有什麽消息。”
“沐神最近壹兩年都不怎麽樣露面了,聽說整天忙碌科研,這種公司的董事長值得國內公司學習,而不是花太多心思在營銷上面。”
SpaceX太空公司發射衛星,某想柳總竟然被無意中傷,他看到媒體新聞後,有些憤怒:妳們誹謗我啊,誹謗我呀!
這關他什麽事,國內又不止某想公司是這樣,為什麽針對他。
其實他知道,他的好日子沒多少時間了,自從星海集團年初公布計劃投入兩千億元進入電腦行業後,電腦行業的水更渾濁了。
現在,各電腦品牌廠家都在盡快清理庫存,降價處理也要在今年處理完,畢竟形勢不明,真的等到星海集團出新品,對電腦行業沖擊非常大。
他們不敢賭,星海集團造電腦CPU肯定是沒問題的,時間問題,估計今年就出產品了,現在已經與各電腦零部件廠商合作,甚至四星公司已經確定合作,落實在樺國綠城,即沐陽的家鄉投資建液晶廠,這是投其所好,連棒子都玩人情世故了。
其他已經確定與星海集團簽署合作協議的廠商紛紛效仿四星公司,在沐陽家鄉投資建廠。
SpaceX公司成功回收火箭,沐陽的幾個學生也看不明白老師的操作。
“師姐,應該是老師的公司第壹個創造回收火箭的歷史吧?”沐陽的第二期學生何望問冷涵。
冷涵靈動地轉了下眼眸,沈吟了壹會,語態高深地說:“不算是,那只是試驗衛星而已,還沒有運載衛星。不過,就算成功發射衛星了,我估計老師也不會選擇公布。”
“為啥啊?”
“老師喜歡低調,不像那個老外,總是藏不著東西。”
“這個倒是。”
“明白就好,反正我們作為學生,還上不了臺面,看著他們演戲就是了。”
冷涵點頭,其實她也不太明白,為什麽老師不願意公布火箭發射。
她是不知道星網計劃,但也知道保密問題,只要涉及科研的事,他們都不會向外界和家人透露。
在星海集團有個明文規定,科研人員出了實驗室和辦公室,禁止討論工作上的事,禁止向外界透露科研項目細節。
冷涵等人在實驗室隨便討論,但出了實驗室,就說在學校,也不會討論他們在星海集團做什麽事。
同學問起他們在星海集團做什麽,只會回答學習,多的就不方便回答了。
星海集團每年在江浙大學大量招生,是江浙大學畢業生簽約人數最多的公司或單位,有些學生大概了解星海的保密規定,不該問的不要問。
星海集團的衛星在如火如荼優化中,另外壹個部門傳來好消息,研制的電腦芯片紫星C1 1100樣品出來了。
紫星C2和C3要晚壹些。
但要實現量產的話,估計得年底去了。
CPU打樣是要打壹整個12英寸的晶圓,理論可以制造四百枚紫星C1 1100芯片。
試驗用不了這麽多,封裝之後,芯片部門的科研員工先給自己工作電腦更換新的電腦芯片,名義為順便檢測芯片性能。
不得不說,紫星C1 1100經過跑分測試,比市場上的大多CPU強悍多了,引得這些科研人員不淡定了,實驗室內驚呼連連。
如果市面上最頂尖的CPU酷睿i7 7700是10000分,那紫星C1 1100得是15000分,賣壹萬是可以的,但公司定位是兩千元級別,這是要砸國際CPU市場呀,有好戲看了。
如今,他們還在研制更強悍的C2、C3,等公司的新產品公布,肯定要震驚行業從事人員了,鷹特爾要完蛋了。
“咱們的芯片C1真牛比呀,i7都相差許多,茍日的鷹特爾,我巴不得早點倒閉。”
“想讓這公司倒閉有些難,醜國會有應對措施,對我們公司芯片征收高稅收。”
“只要上市,我就給家裏的電腦CPU更換上。”
“我覺得,還是等壹等C3出來吧,我準備吃吃土,折騰壹臺。”
“領導,員工購買公司品牌電腦,應該有優惠吧?”壹名科研人員問組長。
“應該有吧,具體能優惠多少,等出方案才知道。”
“我們住的房子、吃的、汽車、手機、電腦、小孩上學、醫療等都是公司的,公司就是牛比。”
“連找老婆都是公司幫找的,哈哈。”
這些芯片科研人員大多是電腦發燒友,公司給他們配的電腦都是高端機,但也不滿足他們的需求。
他們平時也測試市場上的高端芯片,越是知道有好東西,使用習慣好東西了,壹般高端芯片難滿足他們的胃口。
對他們來說,給他們整壹臺超算最合適,現在已經有員工打算給自己搞服務器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