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策行三國

莊不周

歷史軍事

初平二年,秋,廬江舒城。 孫策忽然翻身坐起,空洞的眼神瞪著被晨曦照白的窗棱,壹動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75章 激將

策行三國 by 莊不周

2019-5-17 14:59

 孫策忍不住笑了。35xs人都是有私心的,名醫張仲景也不例外。由他的授業恩師張伯祖出任本草堂第壹任祭酒,他不僅可以獲得尊師重道的好名聲,還能讓本草堂擁有更多的人力資源,壹下子蓋過木學堂、講武堂的風頭。他自己騰出手來,去洛陽拜訪胡醫,將來融合漢胡,醫術大成,這第二任祭酒鐵定是他的。
  名利雙收啊。
  不過孫策從來沒什麽道德潔癖,更何況張仲景的想法也不算過份,是個人都有私心。
  講武堂、木學堂已經小有規模,走上了正軌,本草堂又敲定了,大事已定,他就算暫時離開南陽也沒什麽好擔心的了。倒是還有些事想做,比如算學和農學,但壹直沒找到合適的人,而且壹口氣做了這麽多事,荷包已經空了,只能暫時放壹放。
  事要壹件件的做,飯要壹口口的吃,急不來。
  歸根到底,壹是缺錢,二是缺人。現在用的錢基本是搶來的,木學堂勉強能夠自負贏虧,講武堂雖然是在賠錢,但要養的人不多,還可以應付,本草堂卻是個無底洞,孫策現在還估算不出來要填多少錢進去。再加上大量難民要返鄉,僅是沿途的糧食供應就是壹個沈重的負擔,孫策的荷包已經在慘叫。
  可是這件事必須做,壹是出於人道主義,不能坐視難民餓死在路上,二是收買人心。孫家沒有家世,父子殺人狂的惡名在外,不抓住這個機會收買人心,改變世人對孫家的惡劣印象,以後憑什麽爭霸天下?這件事做成了,就算有人要罵孫家,至少有人會出來為孫家說句公道話。
  這些都是需要花錢的,經濟是基礎啊。
  但蔡邕不關心錢的事,他汲汲不忘的是有了木學堂、講武堂,現在又有了本草堂,怎麽能忘了最重要的學問——經學?經學才是真正的經國之大業,孫策年輕不懂事,他不能不提醒。
  孫策拍拍口袋。我沒錢了,要不把為妳著史準備的資金挪用壹下?
  “妳敢這麽做,我就去長安!”蔡邕大怒,拂袖而去,跑得比誰都快,壹點也不像年過花甲的老人。
  閻象、周瑜忍俊不禁,笑了壹陣,又搖搖頭。
  “開軍市吧。”周瑜提醒道:“將士們手中有大量的戰利品可以交換,放在手裏也未必用得上,開軍市,助流通,順便搜集壹些市租,增加壹些收入。”
  閻象撫著胡須。“將軍,是時候讓諸家入股了。該殺的殺得差不多了,該打的也打得夠了,該給他們壹點好處了。逆取而順守,壹味用強並非長久之計。”
  孫策點頭同意。35xs“這件事,就交給妳們二位去做吧。”
  “我們?”閻象和周瑜驚愕不已,特別是周瑜。這等施恩的事通常都由主君來做,閻象是特意留給孫策的,孫策卻把這個機會交給他們?
  “總要有人當惡人,我習慣當惡人。有我這個惡人鎮著,他們不敢太放肆,妳們的事也好做壹些。況且……”孫策微微壹笑。“我這個惡人還沒做完呢,只是暫時緩壹緩,讓他們暫時喘口氣。”
  閻象明白了,點頭答應。又說了幾句,起身告辭。
  堂上只剩下周瑜。他張開口,正要說話,孫策擡手打斷了他。“感謝的話不用說,我留下蔡先生,可不僅僅是為了妳。”
  周瑜說道:“至少有壹部分是為了我。”
  “這倒也是。公瑾,妳知道我為什麽要把蔡先生父女留在南陽嗎?”
  “除了著史,還有其他的目的?”
  “是的。蔡先生著史,是總結前幾百年的經驗教訓,是著眼於過去。還有壹件事,我想著眼於未來。”
  周瑜眉心微蹙,沈吟片刻。“妳想移風易俗,讓女子任事?”
  孫策挑起大拇指。跟聰明人說話就是這麽簡單,壹點就通,而且能舉壹反三。孫家父子名聲不好,願意依附他們的人才有限,他那麽誠懇,杜襲還是不肯留下,可以想象,在很長壹段時間內,他都會處於缺人的窘境,必須對現有的人才充分利用。
  女子就是壹個潛藏的金礦。
  後世人常說女子能頂半邊天,女性已經是社會不可分割的壹部分,但漢代還沒有做到這些。漢代女子的地位雖然比後世高很多,普通人家甚至已經實現女子當家作主,但出身好的貴族女子卻沒有出來做事的,最多只是賢內助。如果把這些人中的人才挑選出來做事,那也是壹個不小的資源。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馮宛、秦羅等人,她們研究織機的進展壹點也不差。但她們自己並沒有意識到這其中的意義,甚至她們本人也只是當個消遣,並沒有真心想把這事當成壹個事業,像秦羅現在就壹心壹意侍候黃忠,準備為黃家傳宗接代去了。如果馮宛再隨馮方返鄉,剩下張子夫壹人,織機的研究隨時可能停滯。
  要移風易俗,蔡琰是個最好的標桿。論家世,她比馮宛等人強太多。論學問,她可以秒殺九成以上的男子。如果她肯拋頭露面,出任公職,就算遇到壹些困難也不會中途而廢。
  但這件事不能由他去說,蔡邕能不能答應?周瑜能不能答應?這都是必須考慮的問題。壹個是蔡琰的父親,壹個是蔡琰未來的丈夫,只有壹個有不同意,孫策這個想法就會胎死腹中。他和周瑜先說,就是希望周瑜能出面說服蔡邕,然後再說服蔡琰。
  周瑜明顯有些猶豫,遲遲沒有表態。
  孫策沒有逼他。他知道這件事不容易,否則也不會如此慎重。周瑜畢竟是世家子弟,世家的驕傲和矜持讓他不太可能同意妻子拋頭露面,與庸夫雜役共伍。雖說漢代沒有男女大防這種觀念,但男女有別還是根深蒂固的。
  “我和蔡先生商量壹下,再給妳答復?”
  “妳先不要和蔡先生商量。”孫策笑笑,以周瑜現在的態度去和蔡邕商量只會有壹個結果。“妳可以先和蔡夫人商量商量。”
  “這……這怎麽行?”
  “如果這都不行,妳就不要商量了。”孫策起身走到周瑜面前,按著他的肩膀,促狹的擠擠眼睛。“公瑾,妳是怕她吧?怕說不過她,丟人現眼,還是怕她將來成就比妳高,夫綱不振?”
  “除了激將,還有沒有新招?”周瑜挑挑眉,不屑壹顧。他慢慢站起身,整理了壹下衣服,昂首挺胸地走了。“嘿,別怪我沒提醒妳,妳臉上有墨。”
  孫策摸摸臉,看著指尖的墨跡,再次擡起眼皮時,周瑜已經不見了。他嘆了壹口氣。
  “有種妳別跑這麽快啊。”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