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1章 機會來了
策行三國 by 莊不周
2019-5-17 15:02
事情正如郭嘉分析的那樣,也和歷史的本來軌跡基本壹致。徐琨很快和郭暾、秦牧等人打成壹片,有事沒事就混在壹起,白天壹起操練,晚上也和他們壹起喝酒吹牛。孫河則比較勤快,不管有什麽事,吳夫人壹吩咐,他立刻去辦,而且辦得又快又好。
吳夫人很快就喜歡上了這個勤快穩重的後生。孫策隨即挑了二十名忠厚老實的衛士交給孫河,由他負責照應吳夫人及弟妹的起居。徐琨則經過考核,進了親衛營,在郭暾手下做軍侯,領壹曲兩百人。之所以沒做成都尉,是因為他的武功不如那些天天操練的老兵,再給他壹段時間,做個校尉都不成問題。
又過了幾天,呂蒙帶著壹群流寇回來了,大概有百十人,個個都是十七八歲的少年,最大的不超過二十。看著他們那壹臉戾氣的模樣,孫策不禁暗自感慨漢人真是彪悍,到處都是古惑仔少年啊。
呂蒙帶回來壹個消息:蔣幹遇到麻煩了,他被九江太守周昂抓了。
孫策吃了壹驚,連忙詢問詳情。
呂蒙喘了口氣,把事情的經過說了壹遍。到潁口之後,他就和蔣幹分手了。他在芍陂岸邊聯絡流寇中的少年,蔣幹則趕回壽春,招募願意從軍的人,同時傳播孫策大軍將至的消息。他們本來約好時間在芍陂東北角的肥口會合。35xs呂蒙完成任務,按期趕到肥口,卻沒看到蔣幹的影子,壹打聽,才知道九江太守周昂率領郡兵駐紮在壽春,蔣幹被他抓了。
孫策很著急,郭嘉卻壹點也不慌張。他說,現在是春天,春天是生發的季節,不宜殺人。周昂是名士,他們信這壹套,否則蔣幹的首級早掛在城頭了。況且蔣家在壽春也是小有實力的,不是普通百姓,周昂不會輕易招惹他們。蔣幹只是募兵而已,又不是造反,這種事很常見。如果不是蔣幹的身後站著孫策,也許周昂都不會管。
把流民招募去當兵也是減少不安定因素,對周昂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如果說這話的人不是郭嘉,孫策肯定壹個耳光就上去了。不過他是郭家,所以孫策選擇相信他。
“奉孝,那我們接下來該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當然是討還公道了。”郭嘉兩眼發亮,不像是遇到了麻煩,倒像是等到了千載難逢的機會。“將軍,妳不是想收拾周昂嗎,現在機會來了。”
郭嘉迅速提出壹個壹明壹暗、先禮後兵的方案:先以代行豫州牧,掌南方軍事的名義給周昂發公文,要求他立刻帶九江郡兵押送糧草前來,如果遲期不辦,那孫策將親赴九江,執行太尉朱儁的軍令。這是明的。與此同時,郭嘉從呂蒙帶來的少年中挑選壹部分人,讓他們潛入九江郡,打探消息,或者潛伏待動。既然都是九江人,與九江郡兵肯定熟悉,找幾個老鄉打探壹下情況並不困難。這是暗的。
如果周昂識相,送來糧食,放了蔣幹,那自然好說。如果周昂不識相,那就借機機會幹掉他,將九江控制在手中。眼下形勢未明,朱儁正在備戰,需要孫策穩定南方,就算知道了這件事也不可能大動幹戈。如果朝廷詔書下來了,孫策與其在豫州,不如來九江做太守,伺機控制揚州。
揚州州治就在九江郡的歷陽,扼控大江,是重要的渡江津口,兵家必爭之地。
孫策壹聽就明白了郭嘉的意思,讓他立刻著手去辦。郭嘉和呂蒙帶來的少年壹壹談話,然後挑了三十多人,讓他們潛回九江郡。這種事,孫策只有看的份,他沒這方面的經驗,遠不如郭嘉玩得順手,所以索性放手讓郭嘉去辦。
戰事將近,孫策讓孫河護送老媽和弟妹先回平輿,自己則率領步騎移營。既然是先禮後兵,他就不能讓周昂抓住把柄,所以離開了廬江郡境,重返汝南郡,在九江與汝南的郡界處紮營。
——
辛毗匆匆走進了太守府,草草地拱拱手。
“劉府郡,平春方向有消息嗎?”
劉勛正在喝酒,看到辛毗進來,連忙起身相迎,又用布巾擦手。聽了辛毗的話,他壹頭霧水。“沒有啊,壹切正常。”
辛毗楞住了,瞪著劉勛半天沒說話。壹切正常?妳這是要蠢到什麽程度才能說出這樣的話?半個月前就傳來消息,說孫策、周瑜分別由平輿和宛縣統兵向平春集結,他們的兵力已經遠遠超過李通和三關守將,就算三關有地利可用,形勢也不容易樂觀,怎麽可能壹切正常。
“沒有新的消息來?”
“沒有。”劉勛連連搖頭,腮幫子上的肥肉直晃。在江夏呆了幾個月,他迅速的發神了。
“壹直沒有?”
“壹直沒有,連壹枚竹簡都沒有。”為了表示自己說的都是真話,劉勛還用力揮了揮手臂。
辛毗跺跺腳。壞了,沒消息就是壞消息。兩軍交戰之際,不管是勝是敗,前線總會不停的傳回消息,或是求援,或是報平安,或是送捷報,哪有什麽消息也沒有的事。
見辛毗如此著急,卻什麽也不說,劉勛既尷尬又不安。辛毗是名士,是袁紹的特使,如果他在袁紹面前說幾句不好聽的,他的前途就堪憂了。可是他又不知道開口,正在著急,黃猗快步走了進來,見辛毗也在,他猶豫了壹下,看了劉勛壹眼,將手裏拿的兩支竹簡悄悄的藏進了袖子裏。
辛毗冷冷地看著他。“是李通投降了,還是三關失守了?”
“辛君誤會了……”
“我有沒有誤會,妳心裏有數。如果是好消息,妳藏起來幹什麽?”辛毗毫不客氣的揭穿了黃猗。
黃猗面紅耳赤,訕訕地拿出竹簡,遞給劉勛。劉勛打開壹看,原本紅潤的臉立刻蒼白。李通投降,三關失守,最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孫策根本沒有攻城,最大的動靜就是在朗陵校閱人馬,然後就撤了。
“李通這個混蛋,居然敢背叛我,我要殺了他!”劉勛突然暴怒,將竹簡砸在案上,又蹦到地上。
聽到李通的名字,辛毗忽然想起什麽,他從湯汁裏撿起竹簡,迅速看了壹遍,冷笑壹聲:“這就是妳相信這些匹夫的結果。三關失守,江夏門戶大開,劉府君,妳還要留在西陵等死嗎?”
劉勛面紅耳赤,連忙離席而起,趕到辛毗面前,躬身施禮。“辛君,我該怎麽辦?”
辛毗放緩了語氣。“向袁盟主求援,朱靈就在酸棗,隨時可以進軍汝南。此外,整軍北上,奪回三關,我可以為妳聯絡汝南世家,共抗孫策。”他看看黃猗。“黃氏乃江夏大族,這時候可不能作壁上觀。”
黃猗低著頭,眼珠轉亂,唯唯諾諾,不知所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