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崛起

嶺南仨人

科幻小說

米國。
馬薩諸塞州(麻省)的波士頓都市區劍橋市。
這裏坐落著著名的常春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百三十二章 開端(三)

納米崛起 by 嶺南仨人

2021-11-8 21:51

  太平洋,赤道。
  由於諾亞會的美洲被聯邦合並,現在這個太平洋,已經成為聯邦的內海。
  在太平洋的赤道海域,吉爾伯特群島中間,這裏被燧人系經營了好幾年,早已經不是當初的小破島狀態,而是經濟繁榮的海上都市。
  當然,當初黃修遠選擇控制這裏,其實還有另壹個野心,而今天這個野心,終於達到了實現的全部條件。
  壹支龐大的船隊,包括50艘大型的工程船、50艘20萬~50萬噸級別的運輸船、1艘核聚變發電船(奮鬥號),從吉爾伯特群島的塔拉瓦港出發。
  黃修遠親自出現在船隊之中,由於聯邦的實力空前強大,他要面臨的外部威脅,也減少了非常多,不再像以前那樣,處於秘密安保狀態。
  更何況,現在是太平洋腹地,四面八方都是聯邦的控制區,要在這裏襲擊黃修遠,那其中的難度,不亞於進攻本土的核心城市。
  而這支龐大船隊的目的地,是距離這裏1240公裏之外的貝克島,這個島嶼也是之前諾亞會控制的太平洋小島之壹。
  黃修遠在壹艘工程船上,壹旁是十幾名研究員和工程師,他們眼前正擺著壹個龐大的沙盤模型。
  這是貝克島附近的海底地形情況,也是燧人系這幾年來,壹直努力收集到的。
  貝克島究竟有什麽東西,值得聯邦如此大動幹戈,派出壹支如此龐大的船隊過來。
  首先從地理地質條件來看。
  貝克島位於太平洋中心區域,赤道從島嶼的島基南側貼著擦過去,這裏地殼板塊相對穩定,不是板塊交界處的火山地震活躍帶。
  第二,這裏氣候條件相對穩定,雖然存在臺風天氣之類的,但是由於本身在赤道附近,常年受熱帶低氣壓控制,臺風其實並不常見。
  第三,貝克島周圍人煙稀少,都是大面積海洋。
  除了北側的豪蘭島之外,其他島嶼距離普遍在上千公裏左右,典型的太平洋孤島。
  黃修遠壹行人來這裏的目的,並不是來觀光旅遊的,而是來建設壹個超級工程——建木計劃。
  建木計劃,其實就是太空電梯項目。
  科學院和工程院、燧人系雖然各有各的想法,但財大氣粗的聯邦,可以支撐多種相同目的地項目,哪怕其中壹部分項目失敗了,只要有壹兩個成功了,那就是賺了。
  太空電梯的選址,其實並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的。
  首先,太空電梯的地面站,必須建立在赤道上,然後要求氣候相對穩定:常年風力低於2級,不經常出現積雨雲,遠離各種氣壓帶和季風環流。
  考慮到太空電梯的纜繩,存在斷裂的可能性,因此必須遠離人類聚集地。
  最後就是地質穩定,地殼可以方便固定纜繩。
  因此全球各地的赤道地區之中,首先排除中美洲赤道地區、東南亞地區、黑洲中部地區,只剩下太平洋、大西洋、錫蘭洋的赤道地區。
  這個三個海域,大西洋赤道海域第壹個出場。
  原因非常簡單,因為大西洋赤道海域,不僅僅風急浪高,平均海水深度太深,又沒有海島,另外還有板塊斷裂帶經過,大洋中脊又處於造陸階段,地質並不穩定。
  然後就是錫蘭洋,這裏同樣不太適合,錫蘭洋赤道海域的東段,和壹條斷裂帶相鄰;而錫蘭洋赤道海域的西段,氣候、洋流和社會條件復雜。
  最後只剩下太平洋的赤道海域。
  這個海域中,從180度經線到西經120度附近,各種條件都非常適合太空電梯的地面站建設。
  特別是現在,由於太平洋是聯邦的內海,比起大西洋和錫蘭洋,更加容易保護和操作。
  貝克島是其中壹個選址,而向東還有另壹個選擇,那就是賈維斯島,還有萊恩群島的海底山脈,如果采用填海造陸,也是可以作為地面站的。
  在貝克島設立太空電梯的地面站,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按照建木計劃的總規劃,貝克島的地面站,將是壹個占地面積30平方公裏的巨大建築物,建築物高度為3.5公裏,呈現金字塔布置,這也是當前建造材料的極限承壓了
  如果建築物高度超過4公裏,哪怕是采用各種納米材料,除非底部全部都是實體填充物,不然沒有辦法建設。
  3.5公裏的高度,將卡在安全線以下。
  之所以要建設占地面積如此大、高度如此高的地面站,主要是為了捆綁同步軌道空間站的拉扯力,相當於地面配重。
  畢竟太空電梯不可能采用壓式主體,只能采用拉式主體。
  如果要采用壓式結構,那就是類似於建造高樓的方式,從地面向上建設,上面已經說過了,當前的建築物高度極限,是3.5~4公裏。
  這種材料條件下,明顯不能使用壓式結構。
  如果真的有材料可以達到,那太空電梯就沒有必要建造了,直接建造30~50公裏高度的質量投射器即可。
  因此太空電梯,只能采用拉式,就是利用同步軌道空間站拉扯纜繩,通過同步軌道的重量,將纜繩拉直起來。
  這也是太空電梯的施工要點,那就是先將纜繩送上同步軌道空間站,然後壹點點拼接起來,將纜繩逐步放下到地面。
  不然沒有辦法施工,畢竟纜繩長度要達到35786公裏,從地面拉上去,根本不現實。
  同步軌道空間站方面,現在已經在施工了,為了達到配重的目的,這個空間站的總重量,至少要達到8000~12000噸。
  建木計劃設計的建木同步軌道空間城,總重量是5.2萬~6.5萬噸。
  這個重量對於當前的聯邦而言,不過是毛毛細雨,不用半年就可以建設完成。
  而纜繩的材料,本來是打算采用碳納米管的,聯邦的碳納米管合成技術,在14年前後就突破了,編織35786公裏長度的纜繩,問題並不算太大。
  但是碳納米管的斷裂極限長度為4716公裏左右,根本達不到同步軌道的高度。
  由於纜繩要承受幾萬噸的拉扯力,顯然不可能按照極限的斷裂長度來計算,估計壹半長度左右,就差不多到極限了。
  兩千多公裏的長度,明顯達不到太空電梯的要求。
  直到去年十月份左右,謝清團隊通過電場合成技術,在月球合成出壹種全新的納米線——多重碳納米管+矽烯頭,形成的矽烯—超碳納米管。
  矽烯—超碳納米管的極限斷裂長度,是17萬公裏左右,拉伸強度為54萬MPa,比強度為39萬。
  綜合性能比碳納米管高了壹個量級,剛好滿足超長纜繩的制造。
  因此黃修遠才說,太空電梯的各項條件,已經達到了建設的標準,其他的問題,只剩下工程難度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