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武爭鋒

情殤孤月

歷史軍事

“疼……” 秦曉楓只覺得人中壹陣刺痛,像是被人狠狠掐了壹樣。 他條件反射壹般地擡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744章 各有所獲!

儒武爭鋒 by 情殤孤月

2021-8-4 20:55

  感受著這些文字當中蘊含的各人為人處世,萬事萬物的道理,秦楓不禁感慨道:“人說教學相長,誠不我欺。”
  每個人對於天道的理解各有不同,每個人對於經世致用的理解也各有不同。
  這些人再給天道寫文,給儒道終聖寫文的同時,也等於在為秦楓的經世致用之道查漏補缺。
  往往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對於秦楓來講,也是壹次難得的提升儒道的機會。
  其實以散仙界不!目前的情況來看,萬道歸宗,儒道對於秦楓的實力提升,幾乎已經沒有什麽幫助了,秦楓所掌握的戰詩也因為無法引起散仙界天道共鳴的緣故,無法再使用了。
  如此雞肋的情況之下,秦楓原本應該拋棄儒道,壹心修煉中土世界的道術或者武道才是。
  但是秦楓卻壹直都有壹個直覺。
  那就是天外天之上,應該還有儒道。
  不然何以天帝當年下界到中土世界傳法,要傳下儒武兩道,而不是傳下武、道兩家,或武、鬼兩家?
  僅僅只有儒、武兩道是天外天傳法。
  而且秦楓到了天外天,《天帝極書》依舊有許多的未解之謎。
  若是天外天只有道法,武道,沒有儒道,那是絕對說不通的。
  只能說,應該是散仙界還處在天外天的最底層,不壹定能夠接觸到天外天的儒道勢力,這才產生了天外天沒有儒道,儒道壹無是處,百無壹用的錯覺假象。
  “時至今日,儒道大興了,中土世界許多蠻荒之地也沒有儒生前去傳法……”
  “若是以蠻荒之地的人來看,若說世界上沒有儒道,他們也是信得。”
  “畢竟井裏的青蛙坐井觀天,是不可能知道有大海的。”
  “被壹葉遮住眼睛的人,也是看不到巍峨泰山的。”
  想到這裏,秦楓已是愈加堅定自己的道來。
  “但問耕耘,不問收獲,壹心追求錘煉我之儒道。”
  “天外天,必然也有我儒道的用武之地。”
  想到這裏,秦楓自身已是突破了壹重心障。
  須知,秦楓乃是中土世界的當世儒君,又是如今的中土大帝,世界之主。
  他的任何壹個念頭通達,任何壹處茅塞頓開,都可以直接影響到中土世界未來的發展。
  比如秦楓若是感覺儒道無用,揚武、道而抑儒道,則天地氣運就會大大受損。
  反之,如今秦楓想透了個中緣由,決定要儒、武、道並舉,自是天地氣運穩中有升。
  對於整個中土世界的益處也不可限量。
  就在這時,壹道文光驀地從風紀的桌案之上徐徐升起。
  有人詩文寫成了!
  第壹個成文的是風紀!
  風紀作為秦楓在道家小世界的首徒,又盡得秦楓的太壹教真傳,習《道經》,又學《經世集》,若說是當今世界儒、道兩門的集大成者亦不為過。
  之前秦楓看到風紀時就發現了,他已經煉氣化神,返璞歸真。
  此時此刻,如果有人看到風紀,壹定會以為他就是壹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中年道士,斷不會有人她予當世第壹儒道高手聯系起來的。
  所以風紀第壹成文,合情合理,正在情理之中。
  風紀壹筆落下,桌案上的青銅香爐驟然香火熄滅,裊裊青煙托起風紀的文章,緩緩升起。
  只聽得青煙裊裊,飛入立在諸聖殿堂最上方的中土人族天道手中。
  中土人族天道接了過來,輕輕展開,目光壹目十行,掠過全文後沈聲吟誦道:“滄海桑田,世事變遷,天地易改,莫可奈何。”
  中土人族天道又吟道:“君王豪傑皆如滄海壹粟,不可逆天而為,當要順天而治,方能承天成命,立命千秋……”
  眾人知他吟誦的是風紀文章中的名言金句,皆是紛紛點頭。
  風紀也確實底蘊深厚,繡口壹吐,就是錦繡文章。
  果然,中土人族天道言罷,壹尊位於諸聖殿堂內的石像就動了。
  正如眾人所料,華光交織之下,那壹座如復生壹般,栩栩如生的雕塑,正是道家鼻祖——老子!
  老子雕塑輕輕扇動蒲扇,似有聲音清澈吟道:“天地同壽,君王豪傑如螻蟻,好文,好文!”
  當即,壹卷道術便從老子雕塑的蒲扇之中飛出,散發著陣陣青氣,穩穩落在了風紀的手中。
  風紀也是沒有想到,自己居然能得到老子雕塑贈與的天賜道書,頓時匍匐在地,朝著老子雕塑的方向深深拜了三拜:“弟子感謝道祖贈書,此恩此情,沒齒難忘!”
  就在眾人眼饞風紀得到天賜道書的時候,壹聲輕音之中,百裏清風的書成了。
  只見裊裊青煙托起百裏清風的書文,也飛到了中土人族天道的手中。
  中土人族天道看了看秦楓,笑道:“大帝,百裏清風是妳的徒孫,他的文章,是不是由您來親自審閱?”
  秦楓笑了笑說道:“百裏清風雖是我的直系徒孫,但天下儒生皆是我的門生,我又豈可偏倚?還是由中土人族天道來閱卷吧!”
  中土人族天道笑了壹笑,依舊將文章托於掌中,壹目十行看完,沈聲吟道:“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民事君,君以德行攝之,則交口盛贊,有口皆碑。”
  “民事君,君以暴虐攝之,則民雖不敢言,而譬罵於心,有口皆謗也。”
  “故民之口,在君不在民,防民之口,宜疏不宜堵,與山川大澤何其似也。”
  中土人族天道笑道:“這壹篇文章頗有意思,乃是原文引申新意,料是會有不錯的成績。”
  果然,話音剛落,只聽得壹聲驚嘆,鄒春秋雕像壹動。
  居然是打動了除了儒君秦楓以外,最近壹位儒道至聖的文章。
  當即,鄒春秋如元神顯化,附於雕塑之上,沈聲說道:“民與君之關系,剖析甚是精妙,老夫甚是歡喜。”
  話音落下,壹枚符印竟是徐徐而降,穩穩落在了百裏清風的案頭。
  百裏清風便也如風紀壹般,跪在地上,朝著不遠處鄒春秋的雕塑叩了壹叩,沈聲吟道:“多謝鄒聖賜予符印,學生定好好研習,不辱聖恩!”
  正說話之間,又是好幾道光華升起,接而連三地有弟子完成了作品,烘托在裊裊青煙之中,傳遞到了中土人族天道的手中。
  第三個成書的乃是張憶水。
  她是張澤沐的唯壹後人,也深得冷雲飛,姜雨柔,皇甫奇,風紀等人的真髓,儒、道兩家的公用寶典《易經》,她亦是頗有研究,但是這壹次,她居然出人意料地沒有用自己拿手的《易經》來破題,而是提了壹個最敏感的話題。
  也是儒道數千年來,壹直爭論不休的壹個問題:“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究竟是女子與小人難養,還是“誰說女子不如男”,這個問題上,之前女子在儒家當中極少,即便偶有姜雨柔這樣的女學究,也鮮以自己身為女子的事情說事。
  甚至當年姜雨柔還被方運用女子的身份,指桑罵槐地侮辱過。
  雖然很快就被秦楓給駁斥的啞口無言,但男女平等的爭執,在中土由來實在是太久遠了。
  最終張憶水以《詩經》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壹詩為論眼,主推男女平等,女子為良配則男子興旺,家和萬事興的觀點,最終得到了諸聖當中整整四人的肯定。
  但奇怪的是,卻是無有壹名至聖顯化,四道華光在張憶水的頭頂交織,最終化為壹本儒道至聖原作《詩經》,穩穩落於張憶水的手中。
  原作《詩經》其實對於修煉和作戰,用處不大,但強大之處就在於其中的正朔性質。
  持有原作《詩經》,就可以完全理解吃透原作的意思,若遇到有人曲解,則可以直接駁斥,而對方根本無法反駁。
  也就是說,四位諸聖雖然不敢明確支持男女平等,但給予了張憶水在論辯上的支持,等於是給她做了後盾。
  即便如此有些藏頭露尾,但是在男女平權還有很長路要走的中土世界來說,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霎那之間,端坐於最中央的秦楓,目光驀然壹動。
  僅僅是張憶水提出男女平等,到四位諸聖強者認可,中土世界的天道氣運就增加了近三分之壹!
  比起秦楓自己壹朝悟透,增加的都要多。
  很顯然,男女平等乃是對於天道最大的利好之壹。
  就在這時,更叫秦楓意想不到的事情來了。
  第四個成書,居然不是稷下學宮的祭酒端木賜,而是——妖族儒聖狼雲凡!
  端木賜之前在中土科舉初試的時候,憑借大賢良木的助益,神不知鬼不覺地增加了自己作品的文光,獲得了更高的名次。
  此時此刻,在諸聖殿堂之內,不再以文光定名次,取勝負,端木賜的真正實力就暴露出來了。
  居然是連妖族儒聖都不如的!
  狼雲凡的作品就更有意思了,居然談的是如何讓妖族歸化人族,最終達到“華夷壹體,四海壹家”。
  他竟如數家珍壹般,分別從血緣認知,服飾認知,文化認知三個方面去探究了妖族歸化的可能性,並提出了自己想要讓妖族歸化,加入中土人族的計劃。
  要知道,妖族的數量不比人族少,戰鬥力比起人族也更強。
  兩族雖然這百年和睦相處,但這完全都是因為呂承天和狼壹劍這兩頭妖尊跟秦楓和中土人族的關系實在是太好了。
  但兩族究竟容貌不同,想法也完全不同,壹旦這兩頭妖尊或隕落,或飛升,人族與妖族的命運,究竟會走向何方,都完全是未知數。
  畢竟妖族中想要侵吞人族者不少,人族中,厭惡仇視妖族者更甚。
  但若是如狼雲凡的計劃那般,反倒是多了壹條兩族和平共處的好路子來。
  也正如秦楓和中土人族天道所預料的那樣,狼雲凡這壹頭狼妖得到了孔聖的青睞!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