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058章 按照李東主的劇本來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19

  張肖壓住心頭的激動,繼續按照紙上寫的說。
  “品盡八方嘗九州,壹滴醇香君難求的醬油妳們可知道?”
  “知道,醬油,妳賣醬油?來,多少錢,合適我全要了。”問話的人指著鍋說。
  “那麽折轉兩儀成鴛鴦,壹街臭味卻奇香的奇香也知道?”張肖照劇本來。
  旁邊有人喊:“知道了,灞水東岸李家莊的東西,死貴死貴的。”
  “我今天要拿出來給諸位品鑒的便是出自李家莊李東主之手的……九轉……回腸……哈!什!瑪!”
  張肖話音壹落,猛地掀開小罐子的蓋子,壹股濃香冒出來。
  圍觀的人吸氣,壹個是吸味道,另壹個是被這個名字給鎮住了。
  “來,大家嘗嘗,壹人壹小塊,別多吃。”張肖把桶裏的水到進陶盆中壹些,洗盤子、洗筷子。
  洗好,壹共十個盤子,壹個盤子裏夾壹塊青蛙肉。
  等圍觀的人看清楚夾出來的是什麽東西後,俱是:“……”
  “這不就是蛤蟆嗎?還什麽九轉回腸哈什瑪,哈什瑪,蛤~蟆。妳這人太逗了。”
  有人壹眼認出來,指著張肖搖頭說。
  “是啊是啊,九轉回腸,我還蕩氣回腸呢。”另有人附和。
  “妳的蛤蟆是蛤蟆,我這可是李東主做的,叫哈什瑪,嘗壹口。”張肖把盤子和筷子遞過去。
  別的人不用說,自己伸手,剩余的盤子和筷子被拿走。
  壹個盤子上就壹塊,不是壹整只蛤蟆。
  “好吃,再來壹塊。”第壹個吃的人嘴裏嚼著呢,把盤子遞過來。
  “壹人嘗壹口,多了沒有。”張肖接盤子,伸手要筷子,拒絕再給。
  “壹塊哪夠啊,還沒嘗出味道呢,再來幾塊。”
  “就是,這吃著也不怎麽好,我多嘗嘗。”
  “蛤蟆又不值錢,小氣。”
  “不給我可就走了。”
  “散了散了,腥臭無比。”
  從來沒吃過紅燜這種烹飪方式菜肴的人被震撼了,隨即想盡辦法不花錢去吃。
  別人又不是傻子,壹看他們的樣子,催促張肖趕緊繼續夾。
  張肖洗筷子,洗好了用毛邊紙擦幹凈,重新夾出來十塊,遞給不同的人。
  “說吧,怎麽賣?”第壹個問的和吃的人吧嗒嚇嘴,問價錢。
  “知道醬油嗎?知道臭豆腐嗎?我這九轉回腸哈什瑪,李東主說了,少百錢壹只,不賣。”
  張肖壯著膽子說出價格。
  第壹個問的人皺下眉頭,問:“妳這都是碎的,怎麽知道是不是壹只?”
  “我鍋裏的是整只,公母自看,大小同算,先挑的賺,後挑的別怨。”張肖繼續照著劇本喊。
  “給我裝兩……不,五只。”此人直接要五個,眼睛盯著鍋裏的蛤蟆:“這個,還有這個,那個,旁邊的,不是,再挪壹下。”
  張肖拿著油紙做成小簍,用筷子輕輕夾,夾出來五只。
  此人接過去,喊壹聲:“給錢。”
  後面有人遞過來壹匹絹,說道:“找我五十錢。”
  張肖接過布,遞給村裏人。
  村裏的人打開來仔細看,要是有不好的地方,那就不要。
  檢查壹遍,行,村民從牛車的上的簍子裏數出五十個開元通寶遞過去。
  現在是開元年間,但開元通寶是之前就有的。
  對方接過,幾個人護住買的人,夾著其他的絹帛離去。
  “我買壹只。”又有人嘗過忍不住,拿出來壹卷布。
  村民拿出尺子量出來壹截,跟對方確認,對方點頭,剪刀給剪開。
  “我兩只,那口鍋給打開唄?不行?我選,要這個,這倆差不多吧?來吧。”
  第三個人直接給三塊布,合在壹起正好是那麽長。
  張肖在擦汗感慨,果然東市有錢人多,壹百錢壹只的蛤蟆都買。
  自己張家村子欠李東主的情分,怎麽還啊。
  “咱家看看。”壹個奸細嗓音出現,隨後露出黃衣白杉,宮裏的外買的黃門來了。
  他吃壹塊,又吃壹塊:“行,那壹鍋,不用開了,連著鍋壹起走,給妳兩匹綢。”
  “不行,兩匹綢最近幾日,只值壹萬錢,我那是兩萬錢的東西。”張肖堅定地拒絕,腿在悄悄打顫。
  “咱家說行?”黃門瞪眼。
  “李東主說不行,妳今日敢搶,我就去告訴李東主。”張肖硬頂回去。
  “哪,哪個李東主?說與咱家聽。”黃門先探路。
  “灞水東岸,李家莊子李易李東主。我們做的東西,便是李東主所教。我張家村子村正。”張肖喊出來。
  “妳……他……四匹綢子,先把鍋給我帶回去,妳們跟人,我不要鍋。”黃門慫了。
  能跑到外面采買的黃門,宮裏的關系都不壹般。
  消息自然靈通。
  李易的莊子誰敢碰?高將軍隔幾天就去那買醬油,才五十五錢壹斤,據說陛下也去。
  “老五,妳趕車去。”張肖暗自松口氣,黃門後面的人選出四匹綢子扔下。
  “快,要熱的。”黃門不買別的了,催促。
  壹輛牛車走,其他人壹看,黃門都買,趕緊的吧。
  絹帛了、大堆銅錢了、絲了、綢了、緞了、錦了、綾了、羅了,什麽都有。
  這些東西區分是蠶絲不同,柞蠶、桑蠶,另壹個是繅絲不同,生絲、熟絲。
  還有是紋理不同,斜紋、直紋、橫紋、陰紋、陽紋、無紋。
  另外是染色和加不加繡。
  繡壹個富貴牡丹,再給牡丹染色,價自然不同。
  張肖根本不知道價,只能求教別人,東市有官府的人管,他們吃了幾口紅燜蛤蟆,在旁邊指點。
  快到晌午時,全賣沒了,牛車也回來了。
  老五還樂呵呵拿個六個煎餅果子,加上村正,正好六個人。
  “二兄,黃門好說話呢,送我東西,看,好吃的。”老五顯擺煎餅果子。
  村正壹巴掌拍他腦袋上:“煎餅果子而已,妳在李東主那幹活的時候沒吃?”
  “沒,二兄,我盯著肉吃來著。”老五說實話。
  李易莊子有煎餅果子,給人調節口味用,莊戶不壹定非得吃肉。
  頓頓有肉,想吃的東西就不是肉。
  張家村子的人過去幹活,最單純的想法,吃肉,占便宜。
  尤其是肥肉片子,莊子上的人在選瘦肉吃的時候,張家村子的人哪塊肉肥夾哪塊。
  吃完了真省糧啊,回村裏吃飯的時候吃不下已往那麽多。
  省下的自是叫爹娘、婆娘、娃娃多吃。
  “沒見過世面的玩意兒,走,去西市買東西,然後回去。”張肖吩咐。
  “正好壹人壹個。”老五要吃煎餅果子。
  張肖又壹巴掌拍他腦袋上:“不吃能餓死妳?回家給妳三娃,妳家三娃小葉,肚子裏那麽多蟲子,人瘦瘦的,要不是李東主,妳家三娃活不過今年。”
  壹行人離去,東市東西貴,去西市。
  飯不吃,喝水,水桶裏有水。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