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农家一锅出

网游小说

开元二年,四月,柳绿枝头。
长安城东通化门外七里处,灞水流经。
灞水东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1383章 人生当笑莫心疼

带着系统来大唐 by 农家一锅出

2022-8-28 21:21

  “孟郎,李东主去很远的地方?”孟浩然的妻子拉着儿子的手,有一点发呆。
  她被羽林飞骑从家里接出来,一路那个跑啊。
  终于在大年三十儿中午的时候跑到了李家庄子,跟孟浩然抱着哭了一会儿,洗个澡带儿子睡觉。
  晚上参加的节目,热闹啊。
  平康坊南曲的‘大家’果然名不虚传,比自己厉害。
  再看李家庄子,报纸上说的都错了,没有把李家庄子说清楚。
  地方太大了,而且庄户一个个居然知书达理。
  自己的丈夫过来一路追,追到了李东主,直接安排官儿。
  等过了年便去蓝田县当县丞,京兆府的官儿。
  更可怕的地方在乎太上皇、皇帝、豆卢贵妃、王皇后等人平时住在李家庄子。
  “此番就能入族谱了。”孟浩然在韩襄客的眼中像变了个人一般。
  有气势,那种这个家我说得算的气势,没人可以阻挡我。
  “嗯!”韩襄客拉着儿子的手,眼泪在眼眶里转。
  她就想要一个名分,没有这个名分,别人说她的时候就是韩襄客,歌伎。
  有了名分,她以后就不叫韩襄客,而是孟韩氏。
  “过年后,我去当官儿,你拿敕命,从七品下。”孟浩然高兴。
  以前蓝田县的县丞为正八品下,现在变成了从七品下。
  跨了两个小品级,一个大品级。
  实在是蓝田县太有钱了,许多外来的百姓跑到蓝田县居住。
  加之路况又好,到长安容易,变成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京畿县。
  七品和八品区别大多了,相当于五品和六品。
  按照李易的时候,副部就是五品,哪怕是从五品下,也是副部。
  七品相当于处级,国家级的,不是地方的。
  厅自然是六品,只是分得更细。
  韩襄客拿到一个从七品下的敕命,自己就有俸禄,吃官饭。
  韩襄客的眼泪终于掉下来,两天以来,她哭过好几次,半夜睡觉哭醒。
  “娘不哭,不哭。”今年虚岁六岁、周岁四岁多一点的孟仪甫难过了,看到母亲哭也想哭。
  “不哭,娘高兴。”韩襄客擦擦眼泪。
  她不在乎丈夫现在当几品官,她知道跟陛下住在一个庄子里意味着什么。
  襄州的刺史品级高,能天天跟陛下见面?
  “仪甫你在这呢?我带了划炮,咱俩去玩儿。”小家伙跑过来。
  他有划炮,李易单独制作,不对外出售。
  过年的时候一天给小家伙十个,还有一堆摔炮。
  “好啊!”孟仪甫喜欢玩耍,跟着小家伙跑了。
  韩襄客更高兴了,这个可是未来的太子,就这个,给三品官都不换。
  三品官的孩子能跟太子从小一起玩儿?当太子是大白菜,一种一大片?
  孟浩然看儿子开心的样子,露出笑容:“为夫曾经总以为是治世能才,直到遇见刚柔,才晓得何为国士。”
  他说李易的字,刚柔,与名组合在一起,玄妙非常。
  韩襄客想了想,宽慰丈夫:“夺天下,非一人;守天下,非一时;治天下,非一事。
  若每次皆争头名,无头名者不尽其功,大唐如何兴盛。
  夫君愿成百姓教化者之一,正如车辕、轮毂共留后辙,当青史载名。”
  她在劝丈夫,说的话就如李易那时的成功不必在我,成功必定有我。
  她不夸李易,也不把丈夫跟李易比,更未叫孟浩然去拼第一。
  她只告诉孟浩然,在我心中,大唐的繁荣昌盛,你很重要。
  ……
  “现在比较枯燥,赶路,没什么意思,两边的景色也不怎么好,化雪化的。
  等着咱们出了海,你们就会发现,更枯燥,所见之处,每天都是一样的。
  想一想,是不是很闹心?不过咱们要学会习惯单调与平淡。”
  李易在给永穆公主和小兰打预防针,倒时候他会想办法让每一天都有意思。
  永穆公主看着李易:“只要跟李郎在一起,我就高兴。”
  “我也是呢,别的事情与我何干?”小兰附和。
  “还有我。”小丫头紧怕自己落后。
  “跟你有啥关系?你赶紧把药喝了。别人吃药嫌苦,你当茶水品呢?”
  李易点点自己开山大弟子的额头,让小丫头快点喝。
  其他人生病喝药,嫌苦。
  小丫头当成茶水,不,当成咖啡来喝。
  抿,抿一口,吧嗒吧嗒嘴儿,舍不得一下子全给灌肚子里。
  “师父,药的凉热不影响口感,可好喝了。”
  小丫头说着喝一大口,觉得喝得太多,有点难过。
  这是药啊,不能随便喝,现在喝光了,只能等晚上才能喝到。
  药是她自己熬的,每一次熬之前,先闻和咬一点尝尝,再看药的表象,色泽、大小、纹理。
  熬好后,小口品,对比上一次喝的情况。
  一般医者说三年、五年、八年的药材如何如何。
  她不是,她能分辨出不同地方生长的药材的浓度和年头,秋天、冬天、春天、夏天采的同一种药,不一样。
  伏牛山的药材同等年份和季节采收,跟蓝田县的还是有差别。
  “你慢慢喝吧,等着纬度改变,暖和的地方,采集当地的植物,我教你怎么分析。”
  李易下定决心,一定把大弟子的先心病治疗好。
  带出去,到了其他地方,采集当地的药材,教小丫头怎么用。
  比如说金鸡纳树,这个可以治疗疟疾,但是副作用很大。
  曾经有一段时间,由于西方的经济好,所以李易那时的国人就认为金鸡纳树的提取物才只治疗疟疾的最佳材料。
  后来随着国家的经济转好,同时又有了新的药出现。
  才明白,金鸡纳比不得青蒿素。
  所谓的西南瘴气必须用金鸡纳树的枝条熬水才能解,扯淡。
  自己国家许多年前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用黄花蒿。
  另有药材能够起到相同的作用,包括预防。
  只是以前习惯了去舔外国的月亮,有一些人啊,他们就这么宣传。
  直到一场关乎与人类的疾病出现,然后国人觉醒了,原来你们的自由和民主是这样的?哈哈!
  李易觉得那一次病疫,非常重要,它改变了世界格局。
  让一些自认为自己厉害的人茫然,让曾经迷茫的人自信。
  “那边也有一些人参,部分效果相同,咱们过去后,采挖,我再教你,快点喝了,看得我都想替你喝了,馋!”
  李易想着说着,要去抢小丫头的药碗。
  小丫头吓坏了,端起来咕嘟咕嘟灌下去,然后瘪着嘴看师父,哪有这样的,好不容易喝点药,就不让慢慢品。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