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768章 部門欲出落誰家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19

  “希望別的州沒有事情,房子壞了無所謂,只要不死人就好。”
  王皇後看著小家夥在那裏慢慢吃餛飩,面色平靜。
  她現在和以前不同了,有錢、位置穩固。
  別的州的百姓房子壞了,她準備親自送錢修。
  皇後送錢給百姓,百姓拿到實際好處,皇後得到名聲。
  其他的妃子什麽的,想要錢,壹個是宮裏給,壹個是陛下額外賞,還有壹個是外面有人幫著做買賣。
  王皇後的錢是李易專門給分紅,壹個買賣不賺錢了,換成另壹個買賣。
  養兵不用她的錢,她就都攢起來了。
  現在準備往外花,她用不著錢,吃的用的東西宮裏有,好東西從李家莊子拿。
  李旦看壹眼王皇後,點點頭:“幫百姓是應該的,不過地方上的人員從哪裏出?”
  “折沖府,以後折沖府全部裁撤,裏面有人身強體壯,招募進來。
  專門負責救火、房子倒塌、水災、雪災、旱災,拿固定的工錢。
  需要專門訓練和培養,適應各種情況,有好的工具……”
  李易說起來他那時的消防兵,消防兵什麽都能幹。
  門打不開了,消防兵幫忙開鎖。
  困在什麽地方出不來了,消防兵去解救。
  小孩子的手卡在哪個地方了,消防兵去破拆。
  自行車丟了,這個消防兵不管,找警察吧,當然找警察也沒什麽用,除非妳是外國人。
  不過大唐不壹樣,大唐的百姓丟了東西報官,縣尉會負責。
  “如此說來,增加的是衙役數量?只是那些人不負責抓人?”
  李旦聽了很動心,即便他已經不是皇帝了。
  李易咽下嘴裏的餛飩:“對,職能不同,百姓有需要,就可以找他們,包括修房子。”
  “小易。”豆盧貴妃出聲:“若縣中有專門的錢,連修房子壹同管,豈不是可以用修房子為借口,把錢花出去?”
  豆盧貴妃所思慮的是貪墨,當縣裏有錢,額外花銷的時候,他們虛設名目。
  “想貪怎麽都能貪,除非是沒錢。縣裏的人即便是貪錢,該為百姓辦的事情卻要辦好。
  給誰家修房子,花了多少錢,用的什麽料,讓百姓按手印。
  縣令、縣丞、主簿本身就是互相牽制,除非他們壹起貪,下面的人也能拿到好處,不然壹查保證可以查出來。”
  李易對此沒有辦法,地方上辦事,有許多手段能夠撈錢。
  他那時亦如此,開發票,鐵鍬、雨衣、沖鋒舟,單獨買是壹個價錢,成批量買又是壹個價錢。
  冬天買是壹個價錢,夏天賣又是壹個價錢。
  開發票的時候,寫的是零售價格,實際給的是批發價格的錢,壹筆就留下了。
  夏天的時候購買沖鋒舟,賬走完了,沖鋒舟卻不買到手,等冬天降價了,商家按照冬天的價錢給補。
  還有自己的親戚開什麽買賣。
  比如大唐給百姓修房子,屬於民政方面的內容。
  修房子需要木頭,縣裏就可以自己弄壹個木材廠,但不掛縣裏的名義。
  用木頭的時候從木材廠中買,賬轉壹下即可。
  這種事情永遠杜絕不了,關鍵是看百姓的房子修沒修,百姓遇到困難的時候縣裏的特殊部門給不給解決。
  目的不是為了防止貪腐,而是百姓生活質量提高。
  豆盧貴妃露出笑容:“小易,這個稅收得好,地方上留下壹部分錢,正好辦事。”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李易點頭。
  ……
  有李易同樣想法的還有畢構和魏知古,魏知古沒死,負責工部,他想要成立壹個部門。
  畢構認為大唐需要壹個專門的款項,用來救災,不能說哪地方受災了就減免壹下租子。
  今天朝會,二人互相之間沒溝通,卻都說出來。
  “陛下,臣想以工部之名,成立地方工部事部門。大唐地方工部直管。”魏知古要垂直管轄。
  凡是涉及到工部的,就從朝廷壹下子落到縣裏。
  其他的大臣詫異地看向魏知古,妳工部想要權力?
  畢構站出來:“陛下,臣請以戶部直管地方專項錢財,用來行利民之事。”
  “給我工部就行。”魏知古不贊成畢構的想法。
  “地方事,並非工部事,乃錢財問題。”
  畢構反駁回去,工部只是壹個部門,妳想啥都管?
  “陛下,臣請以中書和吏部行利民事。”宋璟壹看兩個人都想把這麽好的事情放在手裏,他也站出來了。
  這個事情和以前的不壹樣,與常平倉更不同,直接管到百姓身上。
  朝廷有錢了,往後地方收稅要留下壹部分。
  給百姓修房子成為了可能,百姓感激誰當然要看是誰負責。
  涉及到的是留名的事情,誰管著,百姓拿到好出,史書上必須記壹筆。
  李隆基看看這個,瞅瞅那個,沒出聲。
  他同樣察覺出來以後有錢,地方官府會給百姓辦事,那麽……
  “諸卿,先說說大雪的事情。”李隆基自己壹時間沒想清楚,他換個話題。
  等著朝會結束,他把奏章扔給高力士,自己跑了,去李家莊子。
  “爹!”小家夥看到父親,張開胳膊,仰頭喊。
  李隆基壹把抱起兒子:“冷不?”
  “不。”小家夥扭動身子,顯得十分開心。
  “午飯是吃不下去了,早上吃了餛飩,嘴就沒閑著,幹果、水果,換著吃,人不大,肚量卻不小。”
  王皇後像個普通人家的婦人壹樣跟李隆基說著話。
  小家夥吃完了早飯玩壹會兒就吃零食,關鍵是李易支持,讓孩子吃。
  小家夥現在長得快,需要許多蛋白質和維生素,而且並不胖。
  只要他不膩味,就說明他對幹果和水果有需求,平時他不可能缺吃的,不會說見到東西拼命吃。
  “易弟呢?”李隆基親兒子壹口,在小家夥的笑聲中找李易。
  “上課,給二百二十個學子講為官之道,壹些個當官自己去慢慢琢磨的事情,他都給講出來了。
  包括和同僚、上官的關系,包括做事與犯錯誤的原因,行政錯誤之後的改正和辯解。
  如何說服其他人相信自己的行政方針,把更多的人拉上那個戰車呀。”
  王皇後說李易的事情,李易越教越深,把官場上的那些東西都給拿出來了。
  他以前是賣醫療設備的,最腐敗的地方再哪?他知道的太多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