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孤獨麥客

歷史軍事

“哚!”壹枝羽箭破空飛來,釘在盧懷忠高舉著的牛皮圓盾上。
箭矢的力量很大,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十九章 兩路(三)

晚唐浮生 by 孤獨麥客

2024-6-22 09:44

  “盧嗣業,寫份安民告示。”四月十二日,邵樹德親率鐵林軍八千余人抵達溫池縣,隨軍的文士除了鐵林軍判官陳誠之外,就只有新來沒多久的節度掌書記盧嗣業。
  壹般來說,節度副使才是藩鎮節帥的首席幕僚。這種副使與壹般的文人不壹樣,需要學習大量的兵書知識,但遍數四州之地,竟然沒有壹個符合要求的人才,故只能空著,頗為遺憾。
  盧嗣業是進士出身,正兒八經讀聖賢書長大的。被河中封氏舉薦到定難軍幕府後,也抓緊時間惡補了壹番兵書,但時間尚短,看不出成效。
  邵樹德將他的努力看在眼裏,但不行就是不行。他的能力,做壹個節度掌書記是夠了,但當節度副使和行軍司馬還不太夠格。而這兩個職位,向來是幕府最有實權的兩大位置。
  “寫得直白點,讓人看懂就行。”邵樹德又吩咐道。
  “謹遵大帥之命。”盧嗣業是壹個三十來歲的文士,身材不高,但氣質頗佳。許是近幾年顛沛流離的生活磨平了他的棱角,看起來不像壹般的清貴進士那麽自傲。坐下來後,只壹會便將告示寫成。
  “大帥。”盧嗣業將寫好的底稿遞給了邵樹德。
  邵樹德接過壹看,只見上面寫著:“大帥特曉諭爾等,各安生業,不得罷市。軍士若劫掠百姓,皆斬!”
  “好,寫得不錯,直白淺顯,通俗易懂。封隱,著人張榜貼出去。”邵樹德吩咐道。
  盧嗣業手下幾個低級僚佐上前,分別謄寫了多份,然後交予封隱,張貼至城內各處。
  此番西征,出發之前大家就都知道了,打的不僅僅是軍事仗,還有政治仗。
  韓朗、康元誠二人,攻殺節帥李元禮之後,縱容軍士劫掠,造下了許多孽。邵大帥既任東面行營招討使,那麽自然會打出“吊民伐罪”、“除暴安良”等大旗,收攬人心。
  而他打出的這些旗幟,說實話也挺有說服力的。至少在定難四州,老百姓安居樂業,賦稅也輕,生活在慢慢好轉,同時還接納了不少內地州縣活不下去的難民到銀州墾田。比之橫征暴斂的關東諸鎮,比之抄掠人民的沙陀兵馬,邵大帥簡直就是聖人好嘛!
  溫池縣雖然不到壹天就被攻破,但那是因為他們兵少,定難軍也沒給他們太充裕的準備時間。就過程來說,其實打得蠻激烈的,守軍是盡力了。
  但正因為如此,才讓他很不開心。這年頭的武夫,互相之間靠恩義、利益聯結,樹大根深,關系網層層疊疊。韓朗這人他沒聽說過,晚唐朔方節度使壹窩子姓韓的人,彼此之間定然是親族,可見這個韓朗能成事,並不是僥幸。
  韓氏,在靈州的關系網不可小視啊!
  “糧草轉運得怎麽樣了?”在屋裏轉了壹圈後,邵樹德又坐了下來,問道。
  “稟大帥,大部已轉運至鹽州。綏、銀、夏三州還在持續往宥州調運物資。”李延齡答道。
  宥州,現在是定難軍的錢糧器械轉運樞紐。綏州的軍械錢帛、銀州的粟麥、夏州的牛羊器械,都需壹壹運至宥州存放。幕府行軍司馬吳廉,帶著司倉、營田、支度諸曹司的官佐,幾乎就常駐那邊了。三州動員了上萬夫子,平夏黨項各部亦出動了近萬丁口,大車、馱馬、駱駝齊上陣,數百裏運至宥州總糧臺,如此循環往復。
  而宥州那邊呢,壹開始征集了數千黨項,後來發現不夠,沒藏、野利二部又動員了大批壯丁健婦下山,幫著往鹽州方向轉運物資。
  到了鹽州,還有壹堆麻煩事。南路主力、北路偏師,都需要大量夫子從事運輸保障工作,為此鹽州黨項又被動員了起來,沒藏氏甚至還動員新近投過去的東山黨項派人下山,幫著運輸糧草器械。
  對野利經臣、沒藏慶香二人,邵樹德還是感激的,欠了太多人情了。對了,嵬才蘇都那邊也很上道,不但遣魏蒙保帶了大量人馬過來助戰,還進獻了不少牛羊充作大軍補給。牛羊是會自己走路的,只需很少的人手就能趕著走,這極大減少了軍糧的消耗。
  定難軍,如今基本就是草原、漢人軍隊的混合後勤模式,也往前輸送谷物,亦有牧民趕著無數牛羊隨軍,甚至不少軍士還吃乳制品,反正後勤有點亂,基本是逮著啥吃啥。
  討完靈州,自己要與幕府官佐們好好商討壹番了。目前的後勤補給模式,還可以,能運行下去,但似乎還有可以優化的部分。
  另外,當初自己想在宥州建倉城,可惜時間倉促,沒幹成。結果沒料到靈州局面變化得這麽快,快到讓他措手不及,這是壹個失誤。
  不過打下靈州後,宥州倉城倒也不急著建了,最緊迫的還是在鹽州建倉城,這個位置太關鍵了。南下可以去被吐蕃部落控制的會州,亦可以去邠寧,北上可以去河套,西可以增援靈州,東可以應援夏州,地處要沖,必須建壹個規模很大的倉城,同時派大將鎮守。
  建完鹽州倉城後,再擴建夏州本有的倉城,城外亦可新建壹個。銀州那邊,最好也新建壹個倉城,壹旦對北方用兵,就得銀州倉城提供補給。
  這些後勤兵站體系,都要壹壹完善。
  其實之前陳誠等人曾提議,打下靈州後,可以將幕府遷過去,因為那邊的農業條件太好了,塞上江南。但邵樹德否決了,因為綏、銀二州戶口較豐,是他的糧倉和錢袋子,平夏黨項、橫山黨項也是自己統治範圍內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若去了靈州,溝通東面甚是不便,唯有夏州,在綏銀、靈鹽的中心,正好兩頭兼顧。
  “鹽州到溫池縣160裏,溫池縣到靈州140裏,長途轉運,軍士、民壯甚是辛苦。”邵樹德說道:“先在溫池等壹等吧,看看靈州韓朗會不會過來。”
  靈州六縣,鳴沙、溫池孤懸於外,離得甚遠。懷遠、保靜、靈武皆在大河以西,河東就壹個回樂縣,也就是靈州城。折嗣裕率領的偏師已至河西活動,收取那些州縣應該問題不大,韓朗會怎麽辦呢?坐視偏師在自己的大後方活動,還是出兵圍剿?
  這是壹個兩難的選擇,畢竟兵少,內部也有問題。
  以多打少,以強擊弱,這就是邵大帥的兵法。
  敵人兵多,而且素質高,那麽這仗就要盡量避免。或者想方設法削弱敵人的力量,降低他們的士氣,同時將己方狀態調理到最佳,然後再打。
  行兵弄險,將壹場戰鬥弄得起伏跌宕,蕩氣回腸,即便最後贏了,這種仗也不符合邵大帥的理念,那是對自己和他人不負責。
  邵某人穿越前也覺得古代征戰很熱血,很出彩。但從軍這麽多年以來,才發現壹百場有九十九場是十分枯燥的,看起來都平平無奇。但凡有些亮點的,都值得文人大書特書,可哪那麽巧讓妳碰上?
  這次打靈州,以三萬士氣鼎盛之師,討伐壹萬內部猶疑、缺乏錢糧、士氣低落的叛軍,就是明擺著欺負妳,平推,妳能怎樣?
  “下令,沒藏結明領義從軍前出,往靈州方向挺進,壹日但行二十裏,不得快。盧懷忠所領之武威軍,前出至溫池以西三十裏,作勢攻鳴沙。經略軍,令其加速行動,押運糧草器械至溫池。鐵林軍在溫池停駐兩日,等待糧草。另,鐵林、武威二軍四千騎卒盡出,搜索前進,遇敵之斥候、信使,立刻圍殺。如義從軍、武威軍遇警,迅速支援,定要將來襲敵軍留下來。”壹系列命令很快下達完畢,屯駐在溫池方圓數十裏範圍內的壹萬多大軍立刻行動了起來。
  四五月份,春糧剛種下,去年的存糧也已消耗得差不多了,他不信韓朗能在烏龜殼裏窩著不出來。
  ……
  瓢潑大雨之中,七千余軍士艱難地抵達河岸邊。
  康元誠抹了壹把臉上的雨水,看著黑沈沈的天幕,沈默不語。
  邵樹德猜得沒錯,靈州乏糧,但他們仍然不敢主動進攻。定難軍在西北的名氣著實不小,在關中討黃巢,數戰數捷。回夏州後,北伐草原,西平宥州,還通過政治聯姻等手段收服了幾個黨項大族,聲勢搞得很大。
  而且他們有三萬多人,看起來也挺能打,由不得韓、康二人不小心翼翼。
  “拓跋將軍,妳說邵賊用兵不好詭道,喜起堂堂正正之兵。今溫池已陷,定會領大軍往苦水河而來,此當真?”康元誠令軍士搭了個雨棚,躲到裏面後,看著跟在自己身邊拓跋思恭,問道。
  拓跋思恭從河西黨項破醜氏那裏借了兩千步卒來援,算是有了那麽點說話的分量。此時聽康元誠發問,立刻回道:“好教康都將知曉,邵賊此人喜用騎兵,每至壹地,必遣遊騎搜殺斥候、信使,騎卒大隊則抄掠鄉裏,因糧於敵,疲弊對手。待其坐困愁城,缺衣乏糧,士卒家人被執,怨聲載道之時,再領精銳步卒而上,決壹死戰。”
  “此賊好狠的用兵手段。”康元誠嘆道:“幸得拓跋將軍參贊,方能洞悉邵賊奸計。”
  拓跋思恭苦笑,洞悉又有什麽用?邵賊騎兵太多了,他的戰法也很古怪,不似大唐騎兵慣用戰法,也不似黨項人戰法,頗有點契丹騎兵的精髓。
  大量騎兵散出去,成群結隊,抄掠鄉裏,斷妳補給,殺妳斥候信使,這誰頂得住?
  倒也不是說壹定不能破解,至少拓跋思恭就想出了辦法。堅壁清野,將糧食全部收到城裏,同時毀掉草場。大隊騎卒的消耗是很驚人的,如果沒法就地補給,就無法深入敵境抄掠。
  但如果僅做到這個程度,仍然還不夠,因為他們有輜重部隊轉運糧草,可以給騎兵補充。所以妳還需派出精銳騎兵襲擊他們的補給線,如此雙管齊下,才有可能遏制邵賊的騎兵戰術。
  可惜靈州沒有這樣的條件。
  雖然大雨瓢潑,但靈州軍士卒依然在軍官的威壓下,冒雨修建城寨。
  他們選的位置不錯,離州城不遠,同時正對苦水河最適宜的渡口。既阻河為固,又與州城互為犄角,同時有壹千五百騎卒,隨時巡防河岸,壹旦發現定難軍渡河,立刻半渡擊之,確實是相當穩妥的做法。
  韓朗、康元誠二人如今的戰略只有壹個,那就是拖。靈州固然乏糧,但他們也期望補給線漫長的定難軍缺糧。只要不是短時間內大敗,相持壹段時間後,說不定邵賊就糧盡退兵了呢?
  沒別的選擇,只能賭壹賭了。
  遠處忽然響起了馬蹄聲。大雨如註,草地松軟,但騎士仍然跑得這麽快,定然有急事!
  “都將,是靈州信使。”數名親兵上前,接過信使手裏的急件,遞給康元誠。
  康元誠打開壹看,臉頓時黑了,道:“邵賊遣騎軍繞道北邊渡河,定遠軍已降,懷遠縣多半也不能保,如今我軍是腹背受敵。”
  拓跋思恭聞言臉色也是壹變。繞道北邊,還是大隊騎卒,那麽河西黨項破醜部、米擒部受到的壓力就大了,會不會不敢再增派人馬了?或者派出的人馬被邵賊騎軍突襲幹掉?
  韓留後剛用鹽州刺史的職位拉攏了破醜氏,用河西黨項兵馬使的職位(領定遠軍使)拉攏了米擒氏,局面稍稍有所好轉,結果就遇到這種事?
  “康都將,此時萬不能自亂陣腳,亦不能令軍士們知曉這等消息。”拓跋思恭諫道:“穩固營寨後,靜等邵賊而來,以拖待變。”
  康元誠點頭認可。拖,拖到邵賊退兵,然後說不定有機會追殺,反敗為勝。甚至壹路追到鹽州,收復鹽池,令邵賊再不敢西窺。
  處於弱勢的壹方,也就只能這麽做了。希望韓留後能解決突入河西的定難軍大隊騎卒吧,如果任他們四處流竄,那確實是壹股巨大的威脅。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