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狀元

天子

歷史軍事

桃花村。   正是春季,靡靡細雨糾纏不休。   村如其名,村前村後各家院落以及周邊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八二章 嚴嵩是個暴脾氣

寒門狀元 by 天子

2019-5-18 20:18

  在京城這些官宦子弟眼中,沈溪根本不可能是監生。∽↗,
  無論是各地縣、州、府學選拔生員的“貢監”,還是納粟入監的“例監”,最起碼要年滿二十歲。
  入國子監後讀書,是要在國子監卒業的,不能說在國子監讀完書,又回府學去再進修兩年,就好像沒有大學畢業後再去讀小學的道理。
  而對於太學生,則沒有這麽多限制了。
  主要是舉人已獲得在朝為官的資格,而且所選並非微末小吏,既然中了舉人,就可以在太學讀書,只要沒有考上進士,想學幾年都成。
  這也是為何倫文敘會在太學中讀書十載的原因,不是他非要在太學先弄個名儒的身份再考進士,而是他考進士怎麽也考不上,只能每屆都考,榜上無名就繼續“復讀”,多讀個幾年書,別人就當他是大儒了。
  這些官宦子弟,也把娃娃臉的嚴惟中當成是來參觀的士子,紛紛出言嘲諷:“壹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後生,可知這國子監內,出過多少名流大儒,尚書宰輔?像妳這種鼠目寸光之輩,終究成不了氣候。”
  嚴惟中遭人攻訐,臉憋得通紅。
  沈溪本可以為他說兩句話,但這會兒卻好整以暇,袖手旁觀——看著未來壹代權臣被人攻訐,訥訥地說不出話來,也是壹種樂趣。
  “妳們……”
  嚴惟中壹咬牙,壹跺腳,把肩膀上的包袱壹把抓下來,往旁邊壹放,壹擼袖子,人直接就撲了上去,“士可殺而不可辱!”
  居然壹個單挑壹群,沖上去便開始掐架。
  這等暴躁脾氣。別說沈溪沒料到,那些剛才說話的官宦子弟也沒想到,不過是罵了句不知天高地厚,居然會有這麽大的反應?
  真是應了嚴惟中自己說的那句話:士可殺不可辱。
  沈溪本以為嚴惟中手腳功夫了得,敢壹個上去打壹群,可等兩邊壹動手,沈溪頓時知道嚴惟中不過是個紙老虎,壹副兇巴巴好似要殺人的模樣,可真動起手來,不用幾個官宦子弟合力。光是壹兩人就輕而易舉將他放倒在地,朝著他壹頓拳打腳踢。
  不過就算被打得狠,嚴惟中也壹聲不吭。那些人見嚴惟中不服氣,抄起他地上的包袱便砸了過去,連砸了幾下,最後將包袱擲在地上,又跺上兩腳。
  有個先生走了過來,遠遠就喝道:“斯文之所,幹什麽?”
  壹句話。幾個官宦子弟嚇了壹大跳,趕緊拿起自己考試用具往考場裏面跑。嚴惟中躺在地上,大口大口喘著氣,好像剛才這壹架已經耗盡了他全身的力氣。
  沈溪楞了好壹會兒才反應過來。人家怎麽說也是替他說話才落得這結果,趕緊上前幫忙將嚴惟中的包袱撿起來,壹提包袱,裏面發出“嘩啦”的聲音。顯然筆墨紙硯這些東西在裏面已經摔得斷的斷,碎的碎。
  沈溪拿著包袱走到嚴惟中身前,伸出手準備拉他。嚴惟中說了聲“感謝”,自行爬了起來,拍拍衣服上的塵土,這才記起隨身包袱。
  從沈溪手裏接過並打開壹瞧,嚴惟中登時慌張起來:“這……這可怎麽辦才好?我……我還要參加考校。”
  既然是來參加考校的,那就是來入學,現在知道緊張了?卻忘了是誰剛才打腫臉充胖子主動打架的?
  現在人沒受傷已值得慶幸了!
  沈溪把自己的包袱打開,拿出壹方硯臺:“借妳用。”
  “這位……公子,這怎麽好意思?妳……妳不用嗎?”嚴惟中顯然沒想到還能遇到“好心人”,想借硯臺壹用,又有些不太好意思。
  沈溪給嚴惟中看了看自己的考籃:“我自己還有壹方,妳拿去用吧。”
  嚴惟中這才借過,把自己的筆整理了壹下,只有半根能用,又跟沈溪借了壹支毛筆,千恩萬謝。
  擦了擦臉上的灰塵,嚴惟中與沈溪壹同進到貢院裏面。
  京城國子監的貢院,有三千余間號舍,這裏也是順天府鄉試之所,今日考校相對簡單,不用進號舍,只需在早已擺開的案桌上做文章即可。
  偌大的空地上,滿滿當當都是書案。
  嚴惟中進到裏面,監生基本落座。嚴惟中見沈溪轉身要走,趕緊道:“這位兄臺,不知可否再借幾張紙壹用?”
  剛才還不好意思,現在就主動開口借了,沈溪心想,這嚴嵩之所以能成為壹代權臣,最重要便是深得厚黑學精髓,舍得拉下臉,可剛才那副威武不屈的風骨又算哪門子回事?
  “好。”沈溪又拿出幾張紙來,分給對方。嚴惟中高高興興接過,這次他連感謝的話都不說了。
  站在大院門口,沈溪環視壹圈,正好看到剛才打人的那幾個官宦子弟,因為他們進貢院比較晚,所以只能坐在靠後的位置。見到沈溪和嚴惟中也跟著進來,他們臉上滿是詫異。
  此時貢院裏空位已經不多,這只是基本的入學摸底考試,別說是入場搜檢,連個管事的都沒看到。
  嚴惟中見到仇人,臉上露出冷笑,然後大搖大擺往太學生那邊席位而去。
  太學生入學考試的案桌,同樣設在貢院內的空地上,居於最東邊。
  因為太學生應屆和往屆壹共才壹百余人,今年入學的太學生也就五十人左右,能坐在太學生那邊是很有面子的事。
  那幾個官宦弟子見嚴惟中往太學生案桌那邊走,臉上帶著驚訝……要知道他們連個秀才都不是,只能靠入國子監混個等同於生員的功名,而嚴惟中看起來年歲比他們還小,卻已是舉人了,這就是雙方的差距。
  但更令他們震驚的是,沈溪居然也跟著嚴惟中往太學生考席那邊去。
  等沈溪走到太學生的考區,嚴惟中這才發覺沈溪跟在他身後,不由詫異地回過身,打量沈溪壹番,這才問道:“兄臺。妳也是來應試的?”
  “當然。”
  沈溪沒有多廢話,直接在最靠後的位子坐下,位子距離正堂放題那邊有些遠,可他又不是近視眼,壹會兒還有人以巡牌來公布考題,坐在哪兒都壹樣。
  這次嚴惟中臉上湧現壹抹尷尬之色,點點頭道:“果然是人不可貌相。”說完便在沈溪前面坐下。
  沈溪看著嚴惟中的背影,心想,要說這不可貌相之人,應該是妳自己才是。想妳再過幾十年。在朝中呼風喚雨,任何得罪妳的人都不得好下場,甚至連對妳有提拔知遇之恩的夏言都被妳設計害死了。
  這樣的人切不可交往,更不可深交,否則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沈溪暗暗在心中打定註意。
  待從貢院正堂出來十幾名身著官服之人,貢院內頓時安靜下來,隨後開始放題。
  本來考核內容是試經、書義各壹道,判語壹條,但時間倉促。需要在考生正式入學前將所有監生排定名次名冊,因此考試內容盡量求簡。
  新入學的監生考四書文壹道,太學生加時務策壹道。
  四書文兩邊考的是同壹道題也就罷了,題目竟然也出奇的簡單。“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標準的論語題,論的是中庸之道。看起來好似很高大上,可這題目早就被院試、歲試、鄉試乃至會試的考官研究透了,沈溪自己能背上來關於這題目的程文就有十幾篇之多。儒家學說。不正是讓君子學會中庸?
  至於時務策,更沒有營養,四個字的題目“嚴刑慎刑”。其實就是論到底是該嚴刑峻法,還是寬以治民。
  沒有固定的答題紙,也不會有什麽糊名和謄錄,在自己帶來的紙上寫,寫完就等著人過來收卷便可。
  那邊的監生壹人只需要作壹篇文章,倒也能分出參差不齊,其中學問最好的應該屬於地方上選拔上來的“貢監”,他們畢竟過了縣、府、院三級考試,拿到秀才功名,甚至還在歲試和科試等選拔考試中名列前茅,這種文章對他們而言算是小兒科。
  至於第二等,卻並非那些官宦子弟,反倒是“例監生”,這些人雖然是供了錢糧才得進國子監機會,但多多少少還是有些學問的,其中有很多根本是有才學而不得考官賞識,屢次考不上,沒辦法才納粟入監。
  至於最後的那些“蔭監”,全都是官宦子弟,就很不靠譜了。
  似乎各個名門世家都有共識,把好苗子留著參加科舉,只有庸碌無為之輩才會送來國子監,混個幾年出去放官,或許是條出路,畢竟不能浪費了寶貴的蔭監名額不是?
  這些人來國子監,別說做壹篇四平八穩的文章,就連問他這句話出自還是,他都未必知道。
  這樣混文憑的監生,國子監的人不會刻意為難,心知肚明的事情,為難這些監生,就是質疑朝廷選拔士子制度的公平性。
  考試壹共進行了兩個時辰,從午時壹刻開始,到申時二刻結束。申時二刻不過才下午三點多,即便是在冬日太陽依然老高。
  沈溪正要準備收拾東西回家,他前面的嚴惟中轉身過來,問道:“這位公子,不知如何稱呼?”
  認識有半天時間了,嚴惟中這才想起來問名字。沈溪將東西收拾好,目光落在嚴惟中用過的硯臺和毛筆上:“在下姓沈。”等了等,嚴惟中居然沒有絲毫要歸還之意,似乎借給他的東西,就是他自己的了。
  這讓沈溪心頭打上個問號。
  剛才見這嚴惟中還算彬彬有禮,就算有些文人的暴躁脾氣,不也正好證明他自尊自愛嗎?
  怎麽才壹轉眼,就像個糊塗人了?
  “原來是沈公子,聽口音……是京城的?”
  沈溪到了京城,壹般是用官話說話,畢竟他前生就習慣了說普通話,到來到京城之地,他沒必要繼續用讓人聽不太懂的閩西客家方言來跟人交流。
  沈溪回道:“在下來自福建。”
  ***********
  ps:第三更!
  今天要管理書評,就這三章了,明天是周壹應該會大爆發,希望大家準備好月票看天子的表現!
  求訂閱!求月票!求打賞!求推薦票!
  謝謝您!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