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章 同舟共渡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2
“不急。”劉備頭也不回地說道。
似漫不經心,賞水天美景。卻提起十二分小心,警惕的打量著周遭環境。
壹旦上了賊船,想下便難。再說,身穿隆重王服,如何能遊得了水。
郭常侍不疑有他。又豈敢催促。這便垂首帖耳,耐心等候。
話說。
那日家宴。薊王醉酒,被小黃門架上馬車的傳言,在宮中甚囂塵上。
雖說傳言多不可信。可眾口鑠金,三人成虎。眾人皆言,薊王胸羅錦繡,暗藏偉器。乃世間少有之奇男子。
卻不知,此言有幾分真實?
“上船。”
“喏!”浮想聯翩的郭常侍,被壹聲輕喝驚醒。
這便暗自吞了口口水,引劉備登上畫舫,向宛如水上行宮的華雲號駛去。
帛蘭船,亦作“帛闌船”。乃是用帛裝飾欄桿的樓船。赤樓,塗朱漆而成。
富麗堂皇,美輪美奐。根本就是壹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宮殿。
且與多以石木瓦當建造的地上行宮不同。
這座氣派華麗的水上行宮,多是木質。時下“雕楹漆銅”的高級審美,皆在這艘華雲號上淋漓盡現。
不知是否因遠離人群,不再受規則左右。亦或是流動的自由,激發了匠人最大想象。
處處匠心獨運,遠超地上行宮。
劉備乘坐的這艘華美的畫舫,在華雲號的映襯之下,越發顯得美中不足。相形見拙。
由舷梯,登臨前甲板。赴宴賓客,這便齊齊圍攏上來。
見劉備身穿王服。已到嘴邊的大將軍,旋即改成了王上。
“拜見王上。”
“諸位免禮。”劉備亦回禮。
如前所說。稱謂另壹個慣例是,因地制宜,靈活變通。劉備壹身王服,還呼其為大將軍,自然不合時宜。
前來相迎的人群,劉備略有面熟。多是上計時宗親諸劉隊列。百官少有,三公九卿更無壹人出席。
何進雖為大將軍,可壹年不到的時間,積攢的人望亦有限。壹句話形容。皆是些位高言輕,混吃等死之輩。
陛下又何須因這些人夜不能寐。
壹日未立儲君,諸如三公九卿,朝中重臣,便不會輕易站隊。只會暗中結好,絕不肯輕易露面。
劉備若不是得到陛下首肯。便是皇後相邀,亦可推遲不去。
事關身家性命,舉族安危。不得不慎而又慎。
話雖如此。可彼此皆是漢室宗親,血濃於水,也不好怠慢。
寒暄數句,便有人出迎,請眾賓客入內。
只有主賓抵達,才會如此。主賓未至,賓客皆在甲板等候。
換句話說,皇後想請之人,便是劉備。
既來則安。金水小市月盈錢壹億。便是皇後獅子大開口,又有何懼。
待劉備整衣入內,余下眾人這便蜂擁而上。生怕落在人後。
時下酒宴,席面品次,因人而異。
簡而言之。出多少禮錢,便吃多少禮錢的席。
想我堂堂高祖,為吃到上等席面,竟詐稱出賀錢壹萬。
漢朝的風俗,影響深遠。
後世徐州,禮單不僅要尾加‘萬’字,當場唱出。桌席亦分不同等級。出錢壹千萬(1000元),便坐在壹千萬等級的桌席上。出錢四百萬(400元),只能坐在四百萬檔次的酒席上。若外鄉人不懂這個規矩,坐錯了席位,還有專人笑臉請出。引去與禮金相對應的席面就坐不提。
此皆是大漢遺風。
言歸正傳。
大殿由顯華美。
構造與朝堂相仿。只在與陛下臨朝聽政的同位置,設垂簾阻斷。
簾後無人。皇後母儀天下。自然要最後壹個入場。
劉備領賓客列隊,依次站好。
郭常侍高唱:“皇後駕到——”
“臣等,恭迎皇後。”
何後儀仗落位,擡眼掃過大殿。雖隔珠簾,卻壹眼辨出獨占鰲頭,如鶴立雞群的劉備。
心中壹喜:“坐。”
“謝皇後。”
兩側席位已擺好。賓客這便各自入席。
劉備的桌席位置超然。十分醒目。無需去找,亦無人爭搶。信步入坐,輕松又隨意。
待賓客就坐。樂伎、舞姬,身如彩蝶,紛紛入場。
珠簾亦被宮女中分挑起。
壹身皇後華服的何後,光華奪目,有傾國姿容。又因哺育皇子,自然而然散發有母性的光輝。
賓客卻紛紛俯首,無人敢擡頭窺視。
便是劉備,亦不可直視皇後。
即便皇後允許,亦需躬身長揖,而後緩緩擡頭仰視。目光清洌,心無雜念。
與皇後目光相碰,這便迅速垂首。以示敬畏。
所以,看,也只能看壹眼。
直到酒宴開始,劉備這才發覺。大將軍何進竟不在場。
皇後口出祝詞,舉杯陪眾賓客數次沾唇。這便令宮女垂下珠簾,起身離席。
眾賓客起身相送。
四人飲酒,必有緣由。祝詞的其中壹個作用,便是要說明因何請客。
俗話說“無酒不成席”。
春秋時飲酒需“當筵歌詩”,“即席作歌”。秦漢之交,時人在席間聯句,名曰:“即席唱和”。
兩漢樂府興起。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皇後既去,場面頓時歡騰無比。
類似酒宴,皇後時常在船上舉辦。除去劉備這個新人,在場賓客皆已熟絡。
推杯換盞,引吭高歌。氣氛熱烈。
為迎合這些世家公子,紈絝子弟。皇後剛離去,雅樂立刻變成靡靡之音。端莊大氣的宮廷之舞,亦隨之無縫切換成妖嬈嫵媚的北裏之舞。
見世家公子們,紛紛擊掌叫好,滿場鬼哭狼嚎。劉備這才醒悟。此乃何後收買人心的手段。
只是曾幾何時。何後如何把堂堂輔漢大將軍,薊王劉備,歸於混吃等死的紈絝膏粱之流了。
心念至此。劉備不禁自嘲壹笑。來之前,忐忑不安。生怕上了賊船,被人惦記。
如今不被惦記了,反而還有些小小的失落。
人吶,果然是個復雜的動物。
都是漢室宗親。壹筆寫不出二劉。關了門皆是壹家人。
薊王又如何。
敬妳的酒,也不能不喝。
劉備亦是豪傑。既已登船,何不與眾同樂。
來者不拒。有呼必應。連飲數杯,與這些紈絝子弟立刻親密無比。
見薊王亦是性情中人。紈絝子弟這便百無禁忌。袒胸露腹,勾肩搭背。相互拼酒,撩撥撩撥宮女,調戲調戲舞姬。
場面壹時汙穢無比。
這才是紈絝子弟們的日常啊。
酒過三巡。見時候不早,劉備起身離席。
衣衫不整,滿身酒氣的賓客們,歪歪倒倒,紛紛恭送不提。
小黃門提燈引路。
沿梯下船,登臨畫舫。徐徐向對岸駛去。
夜風壹吹,月影浮動。陣陣幽香隨風而來,沁人心脾。
劉備聞香回頭,只見艙內玉影朦朧,似有別人。
以為醉眼昏花。待定睛再看,果見簾後橫臥壹人。
“何人不請自來?”
不及多想,這便挑簾入內。
近燈壹看。
劉備肝膽俱裂,頓時酒醒壹半。
“臣,有罪!”
“既與薊王同舟共渡,何不趁此良辰美景,共赴巫山雲雨?”
竟是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