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54章 眾星捧月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2

  劉備建立學壇時,治下不過臨鄉壹縣之地。只因西席有大儒,北地學子慕名而來。雖說學以致用。卻少有人想過出仕劉備。待學成,便各奔東西。
  畢竟,彼時臨鄉只有十城,彈丸之地。如何能容納天下用英才。不曾想,悠悠十載,匆匆壹別。薊國已有二十七縣。三百余城,八百萬民!
  不。再加白波數十萬眾,年內或將破九百萬。須知。黃巾亂後,大漢亦只剩三千萬眾。
  地廣民多。諸事繁雜。
  各級官吏,凡三百石以上,何其多也。又須知,食俸三百石,堪比壹城之長。
  薊國太學壇,數千學子。竟入不敷出。
  荀悅,荀衍,荀諶,荀表,荀棐,荀祈,叔侄六人,壹同出仕,仍不足用。堪稱天下奇聞。
  叔侄六人,分授文安澤中,新築六城之長。負責安置數十萬黑山眾。不出月余,政通人和,氣象壹新。陳群不禁嘆曰:“荀公達、休若、友若、仲豫,公載,公輔,伯旗,當今並無對。”
  陳群雖年少,卻位居薊南尹,號“五尹之南”。既出陳群之口,自當言之鑿鑿,確有其事。
  文安十有壹城。陳群兼理縣治政務。除去“荀氏六長”,還有四城無長令。再加薊西尹管寧,重築、新築五城,壹並相加,仍有九城之長,懸印以待。
  經過數次甄別,精挑細選。二位國相,終圈定城長之選。
  會臨大朝,呈報薊王當面。
  首當其沖。
  田疇,字子泰,右北平無終人,好讀書,善擊劍。數年前孤身前來,如願入選太學壇。不善博論,課業卻常列前茅。上庠令鄭玄曾親口贊曰:“文雅優備,忠武守義,量時度理,進退合宜。(田)疇雖年少,多稱其奇。”
  韓珩,字子佩,代郡人,少喪父母,奉養兄姊,以孝悌聞名。
  魏攸,字子安,右北平人,雅量有度,待人以寬。頗有長者之風。
  劉慈,字子惠,中山人,性剛直,素懷大義,嫉惡如仇。
  周昕,字泰明,會稽人,少時遊歷京城,拜太傅陳蕃為師,博覽群書,明於風角,善推災異。陳蕃與大將軍竇武共同謀劃翦除宦官,事敗而死。周昕身受黨錮,數年前得赦。三公征辟皆不就。卻被陳逸壹封書信,舉來薊國。
  周昂,字仲明,會稽人,周昕二弟,允文允武,隨兄壹同北上薊國。
  周喁,字仁明,會稽人,周昕、周昂之幼弟。兄弟三人同入學壇,號“周氏三明”。上庠令鄭玄稱三人,皆有“壹州之才”。言指,兄弟三人,皆可為壹州刺史。
  李孚,字子憲,鉅鹿人,本姓馮,後改李。上庠令賜其評語曰:“精斷無衰,術略不損。”
  田豫,字國讓,薊國雍陽人,入學太學壇不滿二載。年方十五,便被上庠令推舉出仕。言:“假以時日,必為國之重器。”
  余下幾人,薊王壹知半解。然田疇、田豫二人。劉備焉能不知。先主曾執手淚流:“恨不與君共成大事也。”
  田疇為葛城長、田豫為渾埿長。安置歸降白波眾。余下七人,各為城長,主安民圩田事宜。
  九人中,有五人表字取“子”。壹同出仕,故被合稱為:“五子三明壹國讓”。
  壹時聲名鵲起。
  大位空懸,各有其主。薊王終了卻壹樁心事。
  洛陽,東郭,殖貨裏。輔漢大將軍府。
  將薊王親筆手書,逐字逐句,細細過目。賈詡不動聲色,付之壹炬。絹上字字句句,皆是主臣二人,剖心之言。無需向外人道哉。
  “主公可有怪罪之意。”目視絹書燒成灰燼,荀攸遂問。
  “並無怪罪。”賈詡示其安心。
  “主公磊落,必不肯權謀篡國。”荀攸嘆道。不得不說,此計若成,天下早定。
  “詡追隨主公久矣,焉能不知。”賈詡笑道:“疏不間親,卑不謀尊。此乃人臣大忌。詡又豈能擅自做主,替主設謀。”
  “哦?”略作思量,荀攸又問道:“既如此,文和為何還暗設此謀?”
  “此乃連環計也。”只有二人在場,賈詡遂道破謎底。
  荀攸旋即醒悟:“可是‘杯弓蛇影,空弓驚鳥’。”
  “世間多有見怪驚怖以自傷者。”賈詡笑道:“此連環,只為揭破神上宗師之真身也。”
  “果然如此。”荀攸輕輕頷首。賈詡善用無雙。環環相扣,神鬼無覺。令人防不勝防,不經意間,自露馬腳,自投羅網。每有所出,必有所中。
  無有例外。
  “文和可有所獲?”荀攸追問。神上宗師乃主公劉備,生死大敵。若不除去,必生枝節。且與裝神弄鬼的大賢良師不同。神上宗師,才是黃巾余孽之首腦。先前蛾賊勢大,足以席卷天下。故大小渠帥皆聽命於大賢良師,以求速成。如今事敗,再無往日聲威。唯有暗中蟄伏,聽命神上宗師,休養生息。國賊不除,六大謀主如芒在背。如何能不為主公,整日提心吊膽,擔驚受怕。
  “先前壹無所獲,如今卻已露出破綻。”賈詡答道:“勝負當見分曉。”
  “何以知之?”荀攸再問。
  “急功近利,物極必反。”賈詡答曰:“不知為何,神上宗師壹改往昔深藏不露。行事忽變急迫。此,便是破綻之處。壹言蔽之,急也。”
  荀攸亦足智多謀。如何還能不領悟:“日月逝矣,歲不我與。神上宗師壹改先前行事之風,必出有因。”
  “天將變矣,非人力能及。”賈詡笑道:“我主乃天命所歸。‘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又何須我等,畫蛇添足,暗設權謀。”
  賈詡此謀,乃順水推舟,將計就計。神上宗師,暗令黑山,壯士解腕。兵分二路,東進、南下。此舉,遂被朝中各派,趁機利用。名為平亂,實則搶占地盤。於是賈詡密令南匈奴、鮮卑屬國,借勢董卓。又命白波暗中降董,以亂天下。此舉,亦正中神上宗師下懷。然卻被薊王劉備窺破。傳檄天下,令天下大亂之勢,瞬間消弭於無形。更令神上宗師,功虧壹簣。壹腔心血,付之東流。
  所謂病急亂投醫。
  情急之下,神上宗師,必會再次出手,乃至放手壹搏。只需靜觀其變,足智多謀如賈詡。再加薊國六大謀主,又豈能窺之不破。
  誠如賈詡所言,勝負當見分曉。
  神上宗師,究竟是何方神聖,又或是何方妖孽。
  皆拭目以待。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