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00章 三馬同槽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3

  “‘衣帶詔’當與我主無關。”賈詡為眾人解憂:“所出,無非有三。若詔出何太後,必為除董氏,以報大將軍之仇。若詔出竇太皇,必為除何董二戚,以正朝綱。若出董太皇,必為除何氏外戚,壹門獨大。少帝尚未元服,當無此念。主公可安心。”
  言下之意,多半是二戚相爭。
  “朝政日非,朝不夕保。宜當謹慎行事,不可作壁上觀。”劉備叮囑道。
  “臣等,遵命。”主公之意,賈詡等人,皆足智,焉能不知。所謂“二虎相爭,必有壹傷”、“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又說“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或有人,竊以為:若“坐山觀虎鬥”,對薊王而言,利大於弊;然於朝而言,卻弊大於利。
  然薊王君臣,卻將薊國與大漢視為壹體。家國同構,便是此意。列候稱“家”。時下,“家國同構”與“家國天下”大同小異。所言,即是“郡國並行,列候次減”的大漢封建體制。壹榮俱榮,壹損俱損。
  不得不說。參考兩漢對諸侯王的打壓。薊王能不計前嫌,高瞻遠矚,堪稱壹代明主。
  賈詡、荀攸,代主掌尚書臺。尚書令曹節,非大事不親臨。劉備卻命二人,凡涉二千石官,皆需通稟曹節。以示尊重。薊王行事,有禮有節。單此事,便可見壹般。
  太皇並少帝,遷居瑤光殿。南北二宮,亦在加緊修繕。禁衛、宮人,多已齊備。掖庭令畢嵐,並鉤盾令宋典來報,正臘前後,便可遷回。
  薊王臨朝,洛陽大興。
  天下權貴,趨之若鶩。本已刀山火海,如坐針氈,坐等罷官的洛陽令司馬芳,得薊王信任,不降反升,拜為河南尹。薊王又舉前冀州牧桓典,為新任司隸校尉。
  洛陽令,出人意表,被薊王授予司馬芳胞弟,議郎司馬防。
  司馬防,性格耿直,為人公正。即使赴同僚宴,亦不茍言笑,保持威儀。酷愛《漢書》名臣列傳,諷詠數十萬言。時在州郡為官,年初調入京畿為議郎。後生八子,並稱“司馬八達”。
  司馬兄弟,乃前潁川太守司馬儁之子。司馬儁,字元異。博學好古,倜儻大度。身高八尺三寸,腰大十圍,儀態魁岸,甚有威儀。黃巾亂時,賦閑在家。鄉黨宗族皆來依附,得以保全。
  年初,被薊王舉為大鴻臚。位列九卿。數次大典,皆得圓滿。因有威儀,接人待物,自有泱泱大國風範。深得朝堂稱贊。
  父子三人,壹年之中,先後入朝。皆得重用。
  遂成典故“三馬同槽(朝)”。為時人津津樂道。
  司馬壹門,皆因薊王,身居高位。焉能不感激涕零。
  於是遣長孫司馬朗等,門中子弟,北上薊國,拜入薊學壇。大有學成,出仕薊國之意。
  薊王號麒麟,善辨寶識人。司馬儁父子,德才兼備,正當大用。
  父子登船宮拜謝,薊王殷勤款待不提。
  話說。凡三公四府徵辟良才。多先拜為府吏。後待時機完備,再舉為朝臣。如此壹來,此人便打上“某府”烙印。便是先前“恩(府)主”之黨羽。
  然薊王卻直接徵辟為朝臣。足見磊落公心。如此選賢任能,朝堂內外,無可非議。
  話說,前東平憲王劉蒼,拜驃騎將軍,入朝輔政。“置長史掾,史員四十八,位在三公之上”,後紛紛舉為朝臣,其中不乏位列三公者。五年後,劉蒼就國,先前府吏皆棄官同返。後被劉蒼好言相勸,悉數遣歸。
  此事,足見壹斑。
  如先例,若薊王所舉之人,先入幕府,再拜朝臣。待薊王歸國,必也棄官追隨。然若無“門下”之經歷,則無需如此。
  換言之,即便薊王就國,司馬儁父子亦可安心留任。除非薊王早薨,為恩主奔喪守孝。司馬儁父子宜當棄官。否則,皆無需如此。
  薊王如此磊落,司馬儁父子,久歷官場,焉能不感同身受。
  趁薊王設宴款待,司馬儁父子,離席下拜,欲入薊王門下。薊王自當欣然應允。收為幕僚。
  “幕僚”又稱“幕職”。有“長史”、“參軍”、“主簿”、“記室”等,不壹而足。司馬儁父子,並未授予實職。類似“門客”,亦領食四百石薪俸。
  能入輔漢大將軍幕府,何必多言。
  以司馬儁父子,剛直不阿,為官清廉。等同於得免死金身。仕途縱有坎坷,亦可保性命無憂。只需自身不犯錯,薊王又不扯旗謀反,洛陽朝堂自當禮遇有加。洛陽令、河南尹,皆雄職。即便因故被黜,亦可平安致仕。惹來同僚無數艷羨。
  薊王既有磊落公心,又有成人之美。文武百官,縱各為其主,亦深敬之。
  三公四府中(太傅、三公、輔漢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計八府),輔漢大將軍幕府,首屈壹指。天下名士,翹首以盼,然薊王少有徵辟。只因心憂主弱臣強。自行前往金臺者,另當別論。
  蜜月過後,函園貴人希雷婭等,重得臨幸。亞馬遜女王,久沐君恩,頗得寵溺。生活無憂,心無旁騖。再得東陸先進文明加持。通匯貫通,將諸多本族技藝,發揚光大。部落非但沒有消亡,反成為漢文明下,壹支強有力的分支。尤其在西域。凡都護府城池,皆立有亞馬遜三柱神廟。招募適齡男女童子,由白發亞馬遜大師,授予諸技。
  遙遠綠洲,除西域五十五國,轉信佛教。另有西域都護府,信仰亞馬遜三柱神。立亞馬遜英靈殿,祀不熄聖火。供奉:傳奇女王希波呂忒(Hippolyta)、女戰神彭特西勒婭(Penthesilea)、無敵統帥墨拉尼珀(Melanippe)、暴風埃拉(Aella)、普洛托厄(Prothoe)、阿爾卡珀(Alcippe),等亞馬遜傳奇女戰士。日益健全並完善,整個信仰體系。
  正因親眼所見,亞馬遜的轉變。故與亞馬遜類似。信仰雕零,族人離散,文明覆滅在即的黑夜女王英妮娜,才怦然心動。
  單就西陸而言。古往今來,共同信仰,乃凝聚人心,融合民族的不二之選。
  遙遠綠洲,盛名遠播。域外奴隸,紛至沓來。若能吸納,收為己用。重現舊日榮光,亦非遙不可及。
  心有所思,身有所動。於是向魯琪拉諫言,適當修改羅馬神系。
  事實上,此舉亦不不可。須知,羅馬神祇,多來自希臘神話。無非是換個名字而已。甚至有時連名字都懶得換。
  旅堡,國賓館。羅馬皇後行宮。
  “何人求見。”簾後魯琪拉,聲音中透著壹絲慵懶。
  “上元夫人。”阿奇麗婭答道。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